“石筍新街好行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筍新街好行樂”全詩
耳畔逢人無魯語,鬢邊隨我是吳霜。
新年後飲屠蘇酒,故事先然窣堵香。
石筍新街好行樂,與民同處且逢場。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丙申元日安福寺禮塔》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丙申元日安福寺禮塔》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嶺梅蜀柳笑人忙,
歲歲椒盤各異方。
耳畔逢人無魯語,
鬢邊隨我是吳霜。
新年后飲屠蘇酒,
故事先然窣堵香。
石筍新街好行樂,
與民同處且逢場。
中文譯文:
嶺上的梅花和蜀地的柳樹笑看著忙碌的人們,
每年的椒盤各有異香。
耳邊聽到的人們的言語不再是魯國方言,
我的鬢發上沾滿了吳地的霜。
新年過后,我們飲下屠蘇酒,
故事早已變得窣堵香。
石筍嶙峋的新街道適合行樂,
與人民共處且共享這美好時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范成大在宋代創作的,它以描繪春節時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對新年的祝福和對人民生活的關注。
詩的開篇以嶺上的梅花和蜀地的柳樹作為象征,笑看著忙碌的人們。這里的嶺梅和蜀柳代表了不同地域的春景,表達了大地回春、生機勃勃的景象。忙碌的人們象征著新年時的繁忙和喜慶氣氛。
第二句描述了每年椒盤香料各異的情景,暗示著節日的獨特氛圍和各地風俗的差異。
接下來的兩句中,耳邊逢人無魯語,鬢邊隨我是吳霜,表達了作者與他人交流時不再聽到魯國方言,自己的鬢發上沾滿了吳地的霜,暗示著作者身處異鄉,與他人的交流和環境的變化。
第五句描述了新年過后飲屠蘇酒的場景,屠蘇酒是春節時的傳統酒品,喝下酒后可以驅邪祈福。這句表達了作者對新年的祝福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緊接著的兩句中,故事先然窣堵香,石筍新街好行樂,描繪了石筍嶙峋的新街道,適合人們行樂歡慶。作者與民同處且共享這美好時光的態度,表達了對人民生活的關注和對社會和諧的向往。
整首詩以春節為背景,以描繪節日氛圍和人們的生活為主線,充滿了溫馨、祥和的情感。通過對景物、人物和傳統習俗的描繪,傳遞出對新年的祝福和對人民幸福生活的期盼。
“石筍新街好行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ǐng shēn yuán rì ān fú sì lǐ tǎ
丙申元日安福寺禮塔
lǐng méi shǔ liǔ xiào rén máng, suì suì jiāo pán gè yì fāng.
嶺梅蜀柳笑人忙,歲歲椒盤各異方。
ěr pàn féng rén wú lǔ yǔ, bìn biān suí wǒ shì wú shuāng.
耳畔逢人無魯語,鬢邊隨我是吳霜。
xīn nián hòu yǐn tú sū jiǔ, gù shì xiān rán sū dǔ xiāng.
新年後飲屠蘇酒,故事先然窣堵香。
shí sǔn xīn jiē hǎo xíng lè, yǔ mín tóng chǔ qiě féng chǎng.
石筍新街好行樂,與民同處且逢場。
“石筍新街好行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