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傾棧路繞山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欹傾棧路繞山明”全詩
無限白云堆去路,不知誰識許宣平。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題畫卷五首》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畫卷五首》
欹傾棧路繞山明,
隔隴人家犬吠聲。
無限白云堆去路,
不知誰識許宣平。
中文譯文:
斜《題畫卷五首》
欹傾棧路繞山明,
隔隴人家犬吠聲。
無限白云堆去路,
不知誰識許宣平。
中文譯文:
斜倚的棧道環繞在明亮的山腳,
隔著隴山傳來人家的犬吠聲。
茫茫白云堆積著前行的路,
不知有誰能認識許宣平。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范成大在宋代創作的一首題畫詩。詩人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間景色,表達了對陌生環境和被遺忘的個人命運的思考。
"欹傾棧路繞山明"一句,描繪了一條傾斜的棧道環繞在明亮的山腳之間。這里使用了"欹傾"一詞,使得整個景象顯得有些不穩定,給人以動態感和獨特的美感。
"隔隴人家犬吠聲"一句,通過描述遠處傳來的犬吠聲,傳遞出山間人煙稀少的荒涼感。這里的"隔隴"暗示著山勢的高峻,意味著人們的生活被山隔斷,孤獨而寂寞。
"無限白云堆去路"一句,將無邊無際的白云比喻為前行的路,形成了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白云的堆疊和延綿無際的景象,給人以無窮的遐想和追求。
"不知誰識許宣平"一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無名和被遺忘的感嘆。許宣平是一個虛構的人物,詩人通過這句話暗示了自己并不被人所知,被忽視的命運。這也可理解為詩人對于個體命運在時間長河中的微小與渺小的思索。
整首詩以簡潔、凝煉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憂慮。展現了范成大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欹傾棧路繞山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à juàn wǔ shǒu
題畫卷五首
yī qīng zhàn lù rào shān míng, gé lǒng rén jiā quǎn fèi shēng.
欹傾棧路繞山明,隔隴人家犬吠聲。
wú xiàn bái yún duī qù lù, bù zhī shuí shí xǔ xuān píng.
無限白云堆去路,不知誰識許宣平。
“欹傾棧路繞山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