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秋色無人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江秋色無人問”全詩
一江秋色無人問,盡屬風標兩雪衣。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題秋鷺圖》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秋鷺圖》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昨夜新霜冷釣磯,
綠荷消瘦碧蘆肥。
一江秋色無人問,
盡屬風標兩雪衣。
中文譯文:
昨夜新霜冷冽地覆蓋在釣磯上,
綠荷漸漸消瘦,碧蘆則茂盛豐美。
整個江面的秋色無人來問津,
只有風標上掛著兩件雪衣。
詩意和賞析:
《題秋鷺圖》是范成大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一幅秋天的鷺鳥圖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嘆和思索。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昨夜的新霜覆蓋在釣磯上,綠荷逐漸凋零,而碧蘆卻茂盛豐美。這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凄涼和繁盛并存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整個江面的秋色,但卻無人關注。這表達了詩人對人們的冷漠和忽視的思考,暗示著人們對于大自然美景的漠視和忽略。
最后兩句以風標上掛著兩件雪衣作為結束,這里的雪衣可以理解為鷺鳥的羽毛,也可以視為寒冷冬天的象征。整句詩通過對風標的描寫,將秋天與冬天相連,突出了季節的變遷和時間的流轉。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人與自然關系以及時間流逝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展示了范成大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世界的敏感洞察。
“一江秋色無人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qiū lù tú
題秋鷺圖
zuó yè xīn shuāng lěng diào jī, lǜ hé xiāo shòu bì lú féi.
昨夜新霜冷釣磯,綠荷消瘦碧蘆肥。
yī jiāng qiū sè wú rén wèn, jǐn shǔ fēng biāo liǎng xuě yī.
一江秋色無人問,盡屬風標兩雪衣。
“一江秋色無人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