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唇鶴頂太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猩唇鶴頂太赤”出自宋代范成大的《鞓紅》,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xīng chún hè dǐng tài chì,詩句平仄:平平仄仄仄仄。
“猩唇鶴頂太赤”全詩
《鞓紅》
猩唇鶴頂太赤,榴萼梅肋弄黃。
帶眼一般官樣,祗愁瘦損東陽。
帶眼一般官樣,祗愁瘦損東陽。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鞓紅》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鞓紅》
猩唇鶴頂太赤,
榴萼梅肋弄黃。
帶眼一般官樣,
祗愁瘦損東陽。
中文譯文:
紅嘴白鶴的喙太紅,
石榴花瓣般的梅枝變黃。
眼神像官員一樣刻板,
只是憂愁瘦弱了東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情感,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愁之情。
詩中描述的是一種奇特的形象:紅嘴鶴的喙非常紅,意味著它的外貌十分引人注目;同時,梅枝上的石榴花瓣卻變成了黃色。這種對比突出了獨特和離奇之感。
詩中提到的“帶眼一般官樣”,揭示了一個人的眼神看起來像官員一樣嚴肅、刻板。這種描寫可能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局限和僵化。
最后兩句“祗愁瘦損東陽”,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情緒。東陽是詩人的家鄉,詩人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感到瘦弱和憂愁。
整首詩以獨特的形象和對比表達了詩人心境中的憂愁和不安。這種獨特的描繪方式和情感的抒發使得這首詩具有一定的藝術感和表現力。
“猩唇鶴頂太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hóng
鞓紅
xīng chún hè dǐng tài chì, liú è méi lē nòng huáng.
猩唇鶴頂太赤,榴萼梅肋弄黃。
dài yǎn yì bān guān yàng, zhī chóu shòu sǔn dōng yáng.
帶眼一般官樣,祗愁瘦損東陽。
“猩唇鶴頂太赤”平仄韻腳
拼音:xīng chún hè dǐng tài chì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猩唇鶴頂太赤”的相關詩句
“猩唇鶴頂太赤”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猩唇鶴頂太赤”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猩唇鶴頂太赤”出自范成大的 《鞓紅》,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