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到老人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到老人村”全詩
試通丹灶路,應到老人村。
分類:
作者簡介(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何同年書院》范成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何同年書院》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竹色侵晚帙,
泉聲漱嵌根。
試通丹灶路,
應到老人村。
中文譯文:
竹色逐漸侵入晚霞,
泉水的聲音洗滌著青翠的根。
試著開通通往丹灶的小路,
必然會到達那老人的村莊。
詩意:
這首詩以竹子和泉水為主題,描繪了竹子在傍晚的時候逐漸染上晚霞的景象,以及泉水洗滌著竹根的清新聲音。通過描述竹子和泉水的自然景觀,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純凈之地的向往。詩人通過試圖開辟一條通往丹灶(一種煉丹的地方)的小路,暗示自己試圖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標。最后一句"應到老人村"暗示著詩人追求至高無上的道德境界,希望能到達老人所在的村莊,獲得智慧和長壽。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竹子和泉水的美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竹子和泉水作為常見的自然元素,被賦予了象征意義,代表著純潔、寧靜和追求。詩中的丹灶和老人村則象征著高尚的境界和智慧。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美好的聯想和思考空間。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寄托了自己對高尚境界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啟發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應到老人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óng nián shū yuàn
何同年書院
zhú sè qīn wǎn zhì, quán shēng shù qiàn gēn.
竹色侵晚帙,泉聲漱嵌根。
shì tōng dān zào lù, yīng dào lǎo rén cūn.
試通丹灶路,應到老人村。
“應到老人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