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馬膏余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秣馬膏余車”全詩
鳴飛各有適,赤白紛無數。
雨砌墮危芳,風軒納飛絮。
褰幃香霧橫,岸幘云峰度。
林影舞窗扉,池光染衣屨。
參差花鳥期,蹭蹬琴觴趣。
撫事動幽尋,感時遺近慕。
秣馬膏余車,行行不周路。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春日雜興十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春日雜興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飄忽星氣徂,青陽迫遲暮。
鳴飛各有適,赤白紛無數。
雨砌墮危芳,風軒納飛絮。
褰幃香霧橫,岸幘云峰度。
林影舞窗扉,池光染衣屨。
參差花鳥期,蹭蹬琴觴趣。
撫事動幽尋,感時遺近慕。
秣馬膏余車,行行不周路。
中文譯文:
飄忽的星辰氣息逝去,青陽催促著夕陽的遲延。
鳴聲飛翔各自適宜,紅色和白色的花朵紛紛無數。
雨水滴落在危垂的花朵上,風從窗口吹進飛舞的絮狀物。
帷簾上彌漫著香霧,岸邊的帽子迎風飄動如云峰。
樹林的影子在窗扉間起舞,池水的光芒染上了衣履。
錯落有致的花鳥互相呼應,琴聲和酒杯的歡樂交織。
撫摸事物,心靈在幽靜中尋覓,感受時光,留下對近處的懷念。
精心喂養的馬匹,膏油滋潤的車輛,行駛著無盡的道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秦觀的《春日雜興十首》之一,描繪了春日景色的變幻和豐富多彩的細節。全詩以春日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詩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寫,如星辰、陽光、花朵、雨水和風等,這些景物形象生動,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通過描寫花鳥、窗扉、池水等細節,展示了春日的繁榮和活力。
詩中還融入了人物的情感和思考。作者通過觀察自然景物,撫事動幽尋,感受時光的流轉,表達了對近處事物的懷念和留戀之情。最后兩句“秣馬膏余車,行行不周路”則表達了行走在無盡道路上的無奈和迷茫。
整首詩以描寫春日景色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春日的美麗和生機,同時也可以思考人生的無常和追求的意義。
“秣馬膏余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zá xìng shí shǒu
春日雜興十首
piāo hū xīng qì cú, qīng yáng pò chí mù.
飄忽星氣徂,青陽迫遲暮。
míng fēi gè yǒu shì, chì bái fēn wú shù.
鳴飛各有適,赤白紛無數。
yǔ qì duò wēi fāng, fēng xuān nà fēi xù.
雨砌墮危芳,風軒納飛絮。
qiān wéi xiāng wù héng, àn zé yún fēng dù.
褰幃香霧橫,岸幘云峰度。
lín yǐng wǔ chuāng fēi, chí guāng rǎn yī jù.
林影舞窗扉,池光染衣屨。
cēn cī huā niǎo qī, cèng dèng qín shāng qù.
參差花鳥期,蹭蹬琴觴趣。
fǔ shì dòng yōu xún, gǎn shí yí jìn mù.
撫事動幽尋,感時遺近慕。
mò mǎ gāo yú chē, xíng xíng bù zhōu lù.
秣馬膏余車,行行不周路。
“秣馬膏余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