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月不紡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蠶月不紡績”全詩
吳綃與魯縞,取具{左舟右網}船客。
一朝南風發,家室相怵迫。
半賈鬻我藏,倍稱還君息。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海康書事十首》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海康書事十首》
裔土桑柘希,
蠶月不紡績。
吳綃與魯縞,
取具{左舟右網}船客。
一朝南風發,
家室相怵迫。
半賈鬻我藏,
倍稱還君息。
中文譯文:
故鄉的土地上桑樹和柘樹稀疏,
蠶月卻無法紡織出絲織品。
用吳綃和魯縞,
來取悅那些{左舟右網}的船客。
某天南風吹起,
家中的境況變得困窘。
只賣出一半財產存放,
多倍地稱頌你的離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描述了一個家庭面臨困境的情景。詩中以裔土、桑柘、蠶月、吳綃、魯縞等詞語,展現了農業和紡織業的景象,暗示了家庭生計的艱難。詩人運用船客和財產的象征,表達了家庭的困窘和壓力。在困境之中,詩人賣掉了一半的財產,以維持家庭的生計,并倍加稱頌離去的你,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痛苦。
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富有情感的家庭故事。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家庭和親人的關愛,以及在困境中的堅持和努力。此詩通過平實的語言和情感的流露,使讀者能夠共情,體會到生活的辛酸和珍貴。
“蠶月不紡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i kāng shū shì shí shǒu
海康書事十首
yì tǔ sāng zhè xī, cán yuè bù fǎng jī.
裔土桑柘希,蠶月不紡績。
wú xiāo yǔ lǔ gǎo, qǔ jù zuǒ zhōu yòu wǎng chuán kè.
吳綃與魯縞,取具{左舟右網}船客。
yī zhāo nán fēng fā, jiā shì xiāng chù pò.
一朝南風發,家室相怵迫。
bàn jiǎ yù wǒ cáng, bèi chēng hái jūn xī.
半賈鬻我藏,倍稱還君息。
“蠶月不紡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