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全其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所以全其軀”全詩
不與水爭力,所以全其軀,遇物貴含垢,修身戒明污。
胡能若云月,浪自驚群愚。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南池》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南池》
泛泛池中鳧,
上下與水俱。
不與水爭力,
所以全其軀。
遇物貴含垢,
修身戒明污。
胡能若云月,
浪自驚群愚。
中文譯文:
在南池里游蕩的野鴨,
上下與水一同漂浮。
它不與水爭斗力量,
所以能夠保持身體的完整。
遇到污濁的事物要慎重,
修身要謹防玷污。
誰能像云彩和月亮一樣高尚,
浪潮自然會使愚昧的人驚訝。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南池》是宋代文學家秦觀的作品。詩人以南池中的野鴨為象征,通過描述它與水相處的態度,表達了自己對人生中正確的處世態度和人格修養的思考。
詩中的野鴨并不與水爭斗力量,不與水相抗衡,反而與水融合一體,隨波逐流。這種態度告訴人們,在面對外界的困難和挑戰時,不要與其對抗,而是要順應自然的變化,保持柔韌的心態,從容應對。
詩人進一步指出,遇到世間污濁的事物時,要懂得含垢忍污,保持自身的純潔。這反映了秦觀對修身養性的要求,倡導人們不受外界誘惑的侵蝕,自覺地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純凈的心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們的期望。他希望人們能像云彩和月亮一樣高尚,胸懷坦蕩,超脫塵俗之外,不受瑣事干擾,獨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真理。而那些浮躁愚昧的人,將會被大浪所驚醒,意識到自己的愚昧,從而反思自己。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野鴨與水的關系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對人生境遇和處世態度的深刻思考,同時也給人以啟示,引發人們對于個人修養和生活哲學的思考。
“所以全其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chí
南池
fàn fàn chí zhōng fú, shàng xià yǔ shuǐ jù.
泛泛池中鳧,上下與水俱。
bù yǔ shuǐ zhēng lì, suǒ yǐ quán qí qū,
不與水爭力,所以全其軀,
yù wù guì hán gòu, xiū shēn jiè míng wū.
遇物貴含垢,修身戒明污。
hú néng ruò yún yuè, làng zì jīng qún yú.
胡能若云月,浪自驚群愚。
“所以全其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