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昔夢歸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通昔夢歸山”全詩
支頤魚出樂,入眥鳥知還。
老境行將及,仙書讀未閑。
因君歌鳳過,通昔夢歸山。
分類: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次韻米元章齋居即事》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米元章齋居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庭木只株茂,
盆池一掬慳。
支頤魚出樂,
入眥鳥知還。
老境行將及,
仙書讀未閑。
因君歌鳳過,
通昔夢歸山。
中文譯文:
院中的樹木茂盛,
花盆中的水一捧匱乏。
仰養魚兒快樂地游出,
低垂眼簾的鳥兒知曉它的歸還。
我將步入老年的境地,
仙書尚未讀完閑暇。
因為你的歌唱讓鳳凰飛過,
勾起了我往昔夢中的歸山之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秦觀創作的,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年華逝去、人生將近暮年的感嘆和思考。
詩的開篇以庭院中的樹木茂盛和花盆中水量匱乏作為象征,暗示了詩人年華逝去、生命短暫的主題。樹木雖然繁茂,但只是一株,寓意個人的生命有限;而盆池中的水量少,象征著有限的生命資源。這兩句意味深長地揭示了人生無常和生命的脆弱性。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仰養的魚兒快樂地游出,以及低垂眼簾的鳥兒知道它的歸還。這里的魚和鳥可以理解為詩人自己,暗示了他對自身命運和生命歸宿的思考和感慨。魚游出表現了對自由的向往和逃離塵世的渴望,而鳥兒知道歸還則表明詩人對生命歸宿和命運的認知和接受。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即將步入老年,仙書尚未讀完閑暇。這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年齡的感知和對時間流逝的感嘆。老境行將及,仙書讀未閑,揭示了詩人對年華逝去和生命短暫的深切感受。
最后兩句以因君歌鳳過,通昔夢歸山作為結尾,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回歸本源的向往。君歌鳳過暗指詩人的友人或伴侶歌唱引來了鳳凰,勾起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憧憬。通昔夢歸山則表達了詩人對重回本真、回歸初心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詩人個人情感的表達,傳遞了對年華逝去、生命短暫的思考和感嘆,以及對回歸本源、重回初心的向往和渴望。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隱喻,展現了秦觀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通昔夢歸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mǐ yuán zhāng zhāi jū jí shì
次韻米元章齋居即事
tíng mù zhǐ zhū mào, pén chí yī jū qiān.
庭木只株茂,盆池一掬慳。
zhī yí yú chū lè, rù zì niǎo zhī hái.
支頤魚出樂,入眥鳥知還。
lǎo jìng xíng jiāng jí, xiān shū dú wèi xián.
老境行將及,仙書讀未閑。
yīn jūn gē fèng guò, tōng xī mèng guī shān.
因君歌鳳過,通昔夢歸山。
“通昔夢歸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