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著桃源溪上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比著桃源溪上路”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江神子 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ǐ zhe táo yuán xī shàng lù,詩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比著桃源溪上路”全詩
《江神子 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云遮。
雪后疏梅,時見兩三花。
比著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些。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
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
白發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雪后疏梅,時見兩三花。
比著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些。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
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
白發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注釋】
①閑居帶湖之作。博山:見上篇注①。 此詞詠景抒情。上片松竹橫斜,雪后疏梅,白云人家,景色自然優美。下片旗亭賒酒,醉里歸晚,而又嘆老嗟衰,于閑適狂放中轉出一縷英雄末路的人生悲哀。
②“比著桃源”三句:博山景色之美不亞桃源溪路。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不爭些:不差些。
③“旗亭”三句:謂賒酒以御晚寒。旗亭:此指酒樓。
①閑居帶湖之作。博山:見上篇注①。 此詞詠景抒情。上片松竹橫斜,雪后疏梅,白云人家,景色自然優美。下片旗亭賒酒,醉里歸晚,而又嘆老嗟衰,于閑適狂放中轉出一縷英雄末路的人生悲哀。
②“比著桃源”三句:博山景色之美不亞桃源溪路。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不爭些:不差些。
③“旗亭”三句:謂賒酒以御晚寒。旗亭:此指酒樓。
“比著桃源溪上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én zǐ bó shān dào zhōng shū wáng shì bì
江神子 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yī chuān sōng zhú rèn héng xié, yǒu rén jiā, bèi yún zhē.
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云遮。
xuě hòu shū méi, shí jiàn liǎng sān huā.
雪后疏梅,時見兩三花。
bǐ zhe táo yuán xī shàng lù, fēng jǐng hǎo, bù zhēng xiē.
比著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些。
qí tíng yǒu jiǔ jìng xū shē, wǎn hán xiē, zěn jìn tā.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
zuì lǐ cōng cōng, guī qí zì suí chē.
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
bái fà cāng yán wú lǎo yǐ, zhī cǐ dì, shì shēng yá.
白發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比著桃源溪上路”平仄韻腳
拼音:bǐ zhe táo yuán xī shàng lù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比著桃源溪上路”的相關詩句
關于松竹的詩句
關于人家的詩句
關于云遮的詩句
關于雪后的詩句
關于上路的詩句
關于風景的詩句
關于不爭的詩句
關于旗亭的詩句
關于酒徑的詩句
關于晚寒的詩句
關于匆匆的詩句
關于老矣的詩句
關于生涯的詩句
“比著桃源溪上路”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比著桃源溪上路”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比著桃源溪上路”出自辛棄疾的 《江神子 博山道中書王氏壁》,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