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抵死要詩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流抵死要詩催”全詩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來。
解后平生惟酒可,風流抵死要詩催。
更憐雪屋君家樹,三十年來手自栽。
分類:
作者簡介(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和趙茂嘉郎中賦梅》辛棄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趙茂嘉郎中賦梅》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空谷春遲懶卻梅,
年年不肯犯寒開。
怕看零落雁先去,
欲伴孤高人未來。
解后平生惟酒可,
風流抵死要詩催。
更憐雪屋君家樹,
三十年來手自栽。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梅花的形態和生長習性,抒發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詩人以梅花為象征,表達了自己不愿妥協、不畏嚴寒、追求高尚的人生態度。
賞析:
詩的開頭“空谷春遲懶卻梅”,描繪了春天來臨時梅花開放的遲緩和懶散的特點,與其他花卉相比,梅花更加堅韌不拔,不怕寒冷,展現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
接下來的兩句“年年不肯犯寒開,怕看零落雁先去”,表達了梅花不愿迎接寒冷的冬天,它們害怕看到候鳥離去的景象,寓意著詩人不愿屈服于逆境,不愿隨波逐流。
“欲伴孤高人未來”,表達了詩人對志同道合、追求高尚的人的期盼,詩人希望能與這樣的人共同追求理想,共同品味人生的美好。
“解后平生惟酒可,風流抵死要詩催”,詩人表示自己在面對困境時,唯有酒可以解憂,唯有寫詩可以激發激情,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追求。
最后兩句“更憐雪屋君家樹,三十年來手自栽”,詩人表達了對朋友趙茂嘉的贊美和敬愛,贊揚了他三十年來對梅花的培育和呵護,也寓意了詩人對友情和堅持的珍視。
整首詩以梅花為載體,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聯想,表達了詩人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人生態度,以及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這首詩詞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情感和才華,具有深厚的人生思考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內涵。
“風流抵死要詩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ào mào jiā láng zhōng fù méi
和趙茂嘉郎中賦梅
kōng gǔ chūn chí lǎn què méi, nián nián bù kěn fàn hán kāi.
空谷春遲懶卻梅,年年不肯犯寒開。
pà kàn líng luò yàn xiān qù, yù bàn gū gāo rén wèi lái.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來。
jiě hòu píng shēng wéi jiǔ kě, fēng liú dǐ sǐ yào shī cuī.
解后平生惟酒可,風流抵死要詩催。
gèng lián xuě wū jūn jiā shù, sān shí nián lái shǒu zì zāi.
更憐雪屋君家樹,三十年來手自栽。
“風流抵死要詩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