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炷香火要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炷香火要深”全詩
淺士務成速,所以多後患。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興》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炷香火要深,
作墨手當緩。
淺士務成速,
所以多后患。
中文譯文:
燃起香炷,火焰應該深燃,
制作墨汁的手應該慢緩。
淺薄的人追求速成,
因此常常帶來后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陸游的《雜興》之一,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種人生哲理和價值觀。
首先,詩中的炷香和作墨手可以被視為一種隱喻,代表著人們在進行某項重要任務時應該保持沉穩和細致。炷香的火焰要深,暗示著人們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追求深入和完善,而不是淺嘗輒止。作墨手應當緩慢,提示人們在創作和行動之前需要仔細思考和準備,不可匆忙行事。
其次,詩中提到了淺士務成速,指出一些淺薄的人只追求迅速取得成就,但這樣的行為往往會帶來后患。這句話暗示著人們應該注重質量和深度,而不是崇尚表面功利。只追求速成的人可能無法真正理解問題的本質,也難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從而造成潛在的問題和后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短而深刻的語言,呼喚人們在做事和生活中保持深度和沉穩,追求真正的價值和質量。它提醒人們不要被短暫的成就沖昏頭腦,而是要注重長遠的發展和潛在的后果。這種思想在宋代的社會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也對后世的人們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炷香火要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zhù xiāng huǒ yào shēn, zuò mò shǒu dāng huǎn.
炷香火要深,作墨手當緩。
qiǎn shì wù chéng sù, suǒ yǐ duō hòu huàn.
淺士務成速,所以多後患。
“炷香火要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