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伴歸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投老伴歸歟”全詩
時從鄰父飲,日授稚孫書。
尚棄登山屐,寧須下澤車?平生雙不借,投老伴歸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興》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愛物停垂釣,
劬身自荷鋤。
時從鄰父飲,
日授稚孫書。
尚棄登山屐,
寧須下澤車?
平生雙不借,
投老伴歸歟。
中文譯文:
我喜愛停下垂釣,
努力耕耘,手握鋤。
與鄰居父親共度時光,
給稚氣未脫的孫子傳授書法。
寧愿不穿登山鞋,
寧愿不坐馬車去湖澤?
終生都不借別人的東西,
只愿陪伴伴侶直到老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陸游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勞動和家庭的熱愛和珍視。
詩中的釣魚和耕作象征著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勞動的投入。作者用垂釣和耕耘來表達他對自然的親近和享受,體現了他愿意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和享受豐收的意愿。
與鄰居父親共飲和給孫子教書,展現了作者對家庭的關愛和重視。通過與父親共飲,作者強調了家庭間的情感紐帶和親密關系。他還樂于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孫子,傳承家族的智慧和價值觀。
詩中提到寧愿不穿登山鞋,不坐馬車去湖澤,表達了作者的樸素和簡約的生活態度。他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生活方式,拒絕依賴他人或追求虛榮。他寧愿步行,寧愿過簡單的生活,也不愿意追逐外在的浮華。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伴侶的依戀和歸屬感。他表示終生都不借別人的東西,投老伴歸歟,表達了他對伴侶的承諾和對長久的伴侶關系的珍惜。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家庭和樸素生活的熱愛,展現了他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描繪這些場景和情感,詩人呈現了一種平和、寧靜而又充實的生活狀態,啟示人們要珍惜身邊的事物和關系,追求簡單而有意義的生活。
“投老伴歸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ài wù tíng chuí diào, qú shēn zì hé chú.
愛物停垂釣,劬身自荷鋤。
shí cóng lín fù yǐn, rì shòu zhì sūn shū.
時從鄰父飲,日授稚孫書。
shàng qì dēng shān jī, níng xū xià zé chē? píng shēng shuāng bù jiè, tóu lǎo bàn guī yú.
尚棄登山屐,寧須下澤車?平生雙不借,投老伴歸歟。
“投老伴歸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