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菜開九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食菜開九帙”全詩
此外復何為,齊民有遺術,一飽不啻足,切必為利訹。
大屋起道傍,百鬼闞其室。
曷不觀陸翁,食菜開九帙。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
讀詩讀七月,
治書治無逸,
王業與農功,
事異理則一。
此外復何為,
齊民有遺術,
一飽不啻足,
切必為利訹。
大屋起道傍,
百鬼闞其室。
曷不觀陸翁,
食菜開九帙。
中文譯文:
讀詩讀到七月,
治書治無閑暇,
國家的事業與農民的功勞,
只要符合道理就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還有什么?
齊民有許多傳統技藝,
只要能吃飽就已足夠,
但必須以利益誘導。
大房子建在路邊,
百鬼們藏在屋內。
為何不去觀察陸游,
他吃素菜開了九冊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對人們追求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對于社會現實的悲嘆和對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詩中第一句"讀詩讀七月"暗示了詩人在炎熱的夏季堅持讀詩的執著,表現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治書治無逸"表明詩人不僅在讀詩,還在努力治學,沒有閑暇的時候。接著,詩人談到了國家的事業和農民的功勞,認為只要符合道理,兩者就是一致的,暗示了理想社會的構建需要統一國家和農民的利益。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提到了一些社會現象。他質疑"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暗示社會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公平現象。他提到齊民有遺術,指的是古代傳統的手藝和技術,但這些技藝可能會被犧牲以追求經濟利益。"一飽不啻足,切必為利訹"表達了對于物質追求過度的擔憂和質疑。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描述了一個大房子建在路邊,屋內藏著百鬼的景象。這里的大屋和百鬼可以被理解為社會上權貴和邪惡勢力的象征。詩人呼喚讀者去觀察陸游,他吃素菜,意味著他追求簡樸的生活,并開了九冊書,顯示了他的學識和才華。
整首詩通過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和對人們追求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于現實社會的憂慮,同時也展現了詩人的才華和對文學的熱愛。
“食菜開九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dú shī dú qī yuè, zhì shū zhì wú yì, wáng yè yǔ nóng gōng, shì yì lǐ zé yī.
讀詩讀七月,治書治無逸,王業與農功,事異理則一。
cǐ wài fù hé wéi, qí mín yǒu yí shù, yī bǎo bù chì zú, qiè bì wèi lì xù.
此外復何為,齊民有遺術,一飽不啻足,切必為利訹。
dà wū qǐ dào bàng, bǎi guǐ hǎn qí shì.
大屋起道傍,百鬼闞其室。
hé bù guān lù wēng, shí cài kāi jiǔ zhì.
曷不觀陸翁,食菜開九帙。
“食菜開九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