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煙雨長菁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湘湖煙雨長菁絲”全詩
云散后,月斜時,潮落舟橫醉不知。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漁父》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漁父·湘湖煙雨長菁絲》
湘湖煙雨長菁絲,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時,
潮落舟橫醉不知。
中文譯文:
在湘湖,煙雨籠罩著湖面,
菰米新炊,順滑地舀起。
云散后,月斜時,
潮水退去,船橫停漂,陶醉其中不自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作品,描繪了漁父在湘湖上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漁父生活的描寫,表達了漁父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投入。
首先,詩人以煙雨籠罩的湘湖為背景,給人一種朦朧的意境。煙雨長菁絲的形容詞烘托了湖水的美麗,讓人感受到湖面上蒙蒙細雨的景象。
接著,詩人以漁父的日常生活為線索,描述了他煮新鮮的菰米飯的情景。詩中的菰米新炊滑上匙,形容了菰米飯的糯滑,給人一種口感上的享受。這里漁父的生活細節也展現了他的勤勞和對生活的熱愛。
然后,詩人描繪了云散、月斜的時刻,暗示時間的流轉。云散后,月斜時,景色漸漸變得明朗,而潮水也退去了。船橫停漂的描寫表現了漁父舟上的寧靜與安逸,他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陶醉,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漁父生活的描寫,以及漁父對自然景色的熱愛與投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贊美之情。漁父在湘湖上盡情享受著美好的時刻,忘卻了一切煩惱,這種寧靜與滿足的狀態也引發了人們對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和共鳴。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陸游細膩的藝術感受和獨特的表現力。
“湘湖煙雨長菁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ù
漁父
xiāng hú yān yǔ zhǎng jīng sī,
湘湖煙雨長菁絲,
gū mǐ xīn chuī huá shàng shi.
菰米新炊滑上匙。
yún sàn hòu, yuè xié shí,
云散后,月斜時,
cháo luò zhōu héng zuì bù zhī.
潮落舟橫醉不知。
“湘湖煙雨長菁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