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悟死生均露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悟死生均露電”全詩
衲衣先世曾調鼎,野褐家聲本珥貂。
若悟死生均露電,未應富貴勝漁樵。
千年回首俱陳跡,不向杯中何處消?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感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事》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陋巷何須嘆一瓢,
朱門能守亦寥寥。
衲衣先世曾調鼎,
野褐家聲本珥貂。
若悟死生均露電,
未應富貴勝漁樵。
千年回首俱陳跡,
不向杯中何處消?
中文譯文:
為何在狹窄的巷子里嘆息一瓢酒,
紅門守護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曾經穿著粗布衣的先輩曾經調整過國家的政權,
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家族。
如果能夠領悟生死都是短暫的,
那么富貴也不如漁夫和樵夫。
千年回首,一切都成為過去,
為何不將憂愁消散在酒杯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對陋巷和朱門的對比,表達了對社會階層和地位的思考。他認為,無論是在貧窮的陋巷還是在富貴的朱門,人們都面臨著生死的無常,地位和財富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詩中提到的衲衣和野褐,象征著貧窮和樸素的生活。詩人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對于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認為富貴并不一定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時間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詩人回首千年,發現一切都已成為過去,而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也讓他感到迷茫。他在詩中提問,為何不將憂愁和煩惱消散在酒杯之中,暗示了對于人生的無奈和對于逃避現實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實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財富、地位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和質疑,展現了對于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感慨和迷茫。
“若悟死生均露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shì
感事
lòu xiàng hé xū tàn yī piáo, zhū mén néng shǒu yì liáo liáo.
陋巷何須嘆一瓢,朱門能守亦寥寥。
nà yī xiān shì céng diào dǐng, yě hè jiā shēng běn ěr diāo.
衲衣先世曾調鼎,野褐家聲本珥貂。
ruò wù sǐ shēng jūn lù diàn, wèi yīng fù guì shèng yú qiáo.
若悟死生均露電,未應富貴勝漁樵。
qiān nián huí shǒu jù chén jī, bù xiàng bēi zhōng hé chǔ xiāo?
千年回首俱陳跡,不向杯中何處消?
“若悟死生均露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