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絮五更偏覺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絮五更偏覺冷”全詩
誰知人不堪憂處,正是降魔奏凱時。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村舍》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舍》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農村小屋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故絮五更偏覺冷,
薄糜未午已先饑。
誰知人不堪憂處,
正是降魔奏凱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農村小屋為背景,通過描寫冬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故絮五更偏覺冷”,描繪了冬天的嚴寒。故絮指的是秋天留在樹上的殘留物,五更指的是凌晨五點左右。這句詩意味著即使是在深夜,農村小屋仍然感到寒冷,給人一種孤寂和凄涼的感覺。
接著,詩中寫到“薄糜未午已先饑”,揭示了農村生活的艱辛。薄糜指的是粗糙的飯食,未午指的是中午之前。這句詩表達了農村人民的貧困和饑餓,暗示了他們艱苦的生活狀況。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誰知人不堪憂處,正是降魔奏凱時”,表達了作者對農村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樂觀的態度。盡管生活困難,但他們并不被憂慮所壓倒,相反,他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展現出堅強的意志和奮斗的精神。降魔奏凱是指戰勝困難和取得勝利,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農村人民的贊美和敬意。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農村小屋的冷寂和農村人民的艱辛生活,表達了作者對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樂觀態度的贊美。它展示了農村人民在困境中的堅強和勇敢,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故絮五更偏覺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shè
村舍
gù xù wǔ gēng piān jué lěng, báo mí wèi wǔ yǐ xiān jī.
故絮五更偏覺冷,薄糜未午已先饑。
shéi zhī rén bù kān yōu chù, zhèng shì xiáng mó zòu kǎi shí.
誰知人不堪憂處,正是降魔奏凱時。
“故絮五更偏覺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