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艇煙波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艇煙波上”全詩
見虎猶攘臂,逢狐肯叩頭?力行雖自許,早退豈人謀。
小艇煙波上,飄然得遠游。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遠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遠游》
少年游宦日,骯臟恥沉浮。
見虎猶攘臂,逢狐肯叩頭?
力行雖自許,早退豈人謀。
小艇煙波上,飄然得遠游。
中文譯文:
年輕時游歷他鄉,感到骯臟和卑劣的生活方式令人羞恥。
即使面對兇猛的虎,也愿意奮起反抗;而遇到狡猾的狐,卻寧愿低頭順從?
雖然自認為有決心去努力,但過早地放棄豈是有志之人的行為?
在小船上,漂浮在煙波之上,得到了遠游的自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作品,通過描繪少年時期的游歷經歷,表達了對骯臟和卑劣生活方式的厭惡,以及對追求自由和遠游的向往。
詩中的少年游宦,意味著作者年輕時的奔波和歷練。他感到骯臟和卑劣的生活方式令人感到羞恥,這可能是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道德價值的追求。作者以虎和狐作為象征,虎代表兇猛和威嚴,狐代表狡詐和欺騙。作者表達了面對兇猛的虎,他愿意奮起反抗;而遇到狡猾的狐,卻寧愿低頭順從的矛盾心態。
詩中的“力行雖自許,早退豈人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早早放棄追求的批評。他認為自己雖然有決心去努力,但過早地放棄追求遠游的理想,不符合有志之人的行為準則。
最后兩句“小艇煙波上,飄然得遠游”,表達了作者對遠游自由的向往。小船在煙波之上飄蕩,象征著自由自在的遠游之境。這里的遠游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旅行,更是對心靈的追求和自由的追尋。
整首詩詞通過對少年游歷經歷的描繪,表達了對骯臟和卑劣生活方式的厭惡,對追求自由和遠游的向往,以及對自己早早放棄追求的批評。它展現了作者對理想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對社會現實的反思。
“小艇煙波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ǎn yóu
遠游
shào nián yóu huàn rì, āng zāng chǐ chén fú.
少年游宦日,骯臟恥沉浮。
jiàn hǔ yóu rǎng bì, féng hú kěn kòu tóu? lì xíng suī zì xǔ, zǎo tuì qǐ rén móu.
見虎猶攘臂,逢狐肯叩頭?力行雖自許,早退豈人謀。
xiǎo tǐng yān bō shàng, piāo rán dé yuǎn yóu.
小艇煙波上,飄然得遠游。
“小艇煙波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