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媿得心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媿得心安”全詩
足僵知火盡,目鈍覺燈殘。
躍浦魚驚獺,穿林犬逐獾。
三年納微祿,無媿得心安。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寒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夜》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閉戶歲云暮,
翻書夜向闌。
足僵知火盡,
目鈍覺燈殘。
躍浦魚驚獺,
穿林犬逐獾。
三年納微祿,
無媿得心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詩人在閉門謝客之際,獨自翻閱書籍,感嘆歲月的流逝。他的腳已經僵硬,意識到火已經熄滅,眼睛也變得遲鈍,察覺到燈光已經殘破。在這個寒夜里,他聽到了河中的魚被水獺驚動,林中的狗在追逐獾。盡管他只得到微薄的俸祿,但他并不羞愧,因為他內心得到了安寧。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冷寂的夜晚,通過描寫詩人的身體感受和周圍的動物活動,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艱辛。詩人閉門獨處,翻閱書籍,體現了他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內心世界的沉思。詩中的足僵、目鈍等描寫,通過身體感受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無奈。而詩末的三年納微祿,無媿得心安,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心的滿足和安寧,他并不在乎物質上的得失,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和生活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無奈和對安寧的追求。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狀態和價值觀念,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無媿得心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yè
寒夜
bì hù suì yún mù, fān shū yè xiàng lán.
閉戶歲云暮,翻書夜向闌。
zú jiāng zhī huǒ jǐn, mù dùn jué dēng cán.
足僵知火盡,目鈍覺燈殘。
yuè pǔ yú jīng tǎ, chuān lín quǎn zhú huān.
躍浦魚驚獺,穿林犬逐獾。
sān nián nà wēi lù, wú kuì dé xīn ān.
三年納微祿,無媿得心安。
“無媿得心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