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嫌林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避俗嫌林淺”全詩
地爐燒葑火,土榻藉薄團。
稚子夸藜糝,高僧輟芋殘。
霜寒固難出,不怕笑蹣跚。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冬之交雜賦》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冬之交雜賦》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避開世俗的嫌隙,覺得貧窮中的屋宇寬敞。
地爐燃燒著葑草的火焰,土榻上鋪著薄薄的團蒲。
稚子夸贊著簡單的食糧,高僧放下手中的芋頭。
寒霜嚴寒難以外出,但不怕被人嘲笑的蹣跚。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冬之交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貧窮生活的寬容和對世俗嫌隙的回避。詩人通過對簡樸生活的贊美,表達了對物質貧乏但精神豐富的生活態度的認同。他認為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能夠在簡單的生活中找到寬慰和滿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冬之交的景象,通過對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貧窮生活的寬容和對世俗嫌隙的回避。詩中的地爐、土榻、葑草、團蒲等形象,都是簡樸生活的象征。稚子夸贊簡單的食糧,高僧輟芋殘,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贊美和對物質貧乏但精神豐富的生活態度的認同。
詩人通過描繪寒冷的冬天和貧窮的生活,表達了對物質欲望的淡漠和對精神追求的重視。他認為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能夠在簡單的生活中找到寬慰和滿足。這種對簡樸生活的贊美和對物質貧乏的寬容態度,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哲學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意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避俗嫌林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dōng zhī jiāo zá fù
秋冬之交雜賦
bì sú xián lín qiǎn, ān pín jué wū kuān.
避俗嫌林淺,安貧覺屋寬。
dì lú shāo fēng huǒ, tǔ tà jí báo tuán.
地爐燒葑火,土榻藉薄團。
zhì zǐ kuā lí sǎn, gāo sēng chuò yù cán.
稚子夸藜糝,高僧輟芋殘。
shuāng hán gù nán chū, bù pà xiào pán shān.
霜寒固難出,不怕笑蹣跚。
“避俗嫌林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