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不以讒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危不以讒死”全詩
出仕五十年,危不以讒死。
始畏囊中錐,寧取道傍李。
老來多新知,英彥終可喜。
豈以二三君,遂疑天下士。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為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為韻》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年喜結交,患難謂可倚;
寧知事大謬,親友化虎兕。
出仕五十年,危不以讒死。
始畏囊中錐,寧取道傍李。
老來多新知,英彥終可喜。
豈以二三君,遂疑天下士。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于人際關系和社會道德的思考。詩中描述了少年時代喜歡結交朋友,但認為在困難時期不能依賴他們。陸游寧愿自己承擔錯誤的后果,也不愿將親友牽連其中。他在官場上度過了五十年,雖然面臨危險,但從不因讒言而自殺。他開始害怕囊中的針尖,寧愿選擇道旁的李樹。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獲得了更多的新知識,對于有才德的人感到欣慰。然而,他對于那些只有二三個人的士人們開始懷疑,認為他們不能代表整個天下的士人。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對于人際關系和社會道德的獨特見解。他強調了在困難時期,朋友的可靠性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個人的堅持和自立。他寧愿承擔自己的錯誤,也不愿將親友卷入其中,表現出了他的堅韌和獨立精神。他對于官場的生活充滿了挑戰,但他從不因為讒言而屈服,展現了他的勇氣和正直。他選擇了道旁的李樹,表達了他對于樸素生活和遠離權謀的向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不斷學習新知識,對于有才德的人感到欣慰,這體現了他對于智慧和品德的追求。然而,他對于只有少數幾個人的士人們開始懷疑,認為他們不能代表整個士人階層,這反映了他對于社會現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對于人際關系、社會道德和個人追求的思考,表達了他的堅韌、獨立和批判精神,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危不以讒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shí shǒu yǐ pín jiān zhì shì jié bìng zhǎng gāo rén qíng wèi yùn
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為韻
shào nián xǐ jié jiāo, huàn nàn wèi kě yǐ níng zhī shì dà miù, qīn yǒu huà hǔ sì.
少年喜結交,患難謂可倚;寧知事大謬,親友化虎兕。
chū shì wǔ shí nián, wēi bù yǐ chán sǐ.
出仕五十年,危不以讒死。
shǐ wèi náng zhōng zhuī, níng qǔ dào bàng lǐ.
始畏囊中錐,寧取道傍李。
lǎo lái duō xīn zhī, yīng yàn zhōng kě xǐ.
老來多新知,英彥終可喜。
qǐ yǐ èr sān jūn, suì yí tiān xià shì.
豈以二三君,遂疑天下士。
“危不以讒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