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怪食無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勿怪食無余”全詩
閉門常自得,作計更誰如?箭茁白於玉,棕花長比魚。
盤餐有此味,勿怪食無余。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村舍雜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舍雜興》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粥罷重投枕,
燈殘起讀書。
閉門常自得,
作計更誰如?
箭茁白於玉,
棕花長比魚。
盤餐有此味,
勿怪食無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村舍中的生活情景。詩人吃完粥后,重重地躺回枕頭上,燈火已經殘燼,他起身讀書。他常常獨自閉門思考,自得其樂,而其他人又有誰能像他一樣有如此深思熟慮的計劃呢?箭竹茁壯得像白玉一樣美麗,棕花長得比魚還要茂盛。在這樣的環境中用餐,有著這樣的滋味,不要奇怪為什么食物沒有剩余。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村舍中的寧靜生活。通過描述作者的日常起居和思考,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獨處的喜愛和對于安靜思考的重視。他閉門自得,專心致志地進行計劃和思考,展現了他的智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詩中的箭竹和棕花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自然界的生機和繁榮,與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滿足形成了對比。最后一句"勿怪食無余"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的滿足和對于物質的淡泊。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對于內心寧靜的追求,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勿怪食無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shè zá xìng
村舍雜興
zhōu bà zhòng tóu zhěn, dēng cán qǐ dú shū.
粥罷重投枕,燈殘起讀書。
bì mén cháng zì dé, zuò jì gèng shuí rú? jiàn zhuó bái yú yù, zōng huā zhǎng bǐ yú.
閉門常自得,作計更誰如?箭茁白於玉,棕花長比魚。
pán cān yǒu cǐ wèi, wù guài shí wú yú.
盤餐有此味,勿怪食無余。
“勿怪食無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