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死吳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胥死吳下”全詩
子胥死吳下,千載無人豪。
遺魂招不來,我欲續楚騷。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鏡湖的水是多么清澈,稽山是多么高聳;
浙江的景色在百里之外,夜晚躺在床上能聽到驚濤聲。
子胥死在吳國的下面,千年來再沒有出現過英雄。
他的英魂無法召喚回來,我想要繼續寫楚國的詩篇。
詩意:
這首詩詞以野曠沙岸和高懸的秋月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歷史英雄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鏡湖清澈明亮,稽山高聳入云,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浙江的美景在百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夜晚能聽到波濤的聲音,給人以寧靜和震撼。然而,詩中也提到了子胥,他是楚國的英雄,但卻死在吳國,千年來再沒有出現過像他一樣的人物。作者對子胥的英勇事跡表示敬佩,但也感嘆他的英魂無法回歸,因此表達了自己想要繼續寫楚國詩篇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歷史人物,展示了作者對美景和英雄的贊美之情。詩中的景色描寫細膩而生動,給人以清新和寧靜的感覺。同時,通過提及子胥這一歷史人物,詩詞也蘊含了對英雄氣概和傳統文化的思考。作者表達了對子胥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楚國文化的熱愛和對繼續寫作的渴望。整首詩詞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又融入了歷史和文化的元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子胥死吳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shí shǒu yǐ yě kuàng shā àn jìng tiān gāo qiū yuè míng wèi yùn
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
jìng hú yī hé qīng, jī shān yī hé gāo zhè jiāng bǎi lǐ yuǎn, yè zhěn wén jīng tāo.
鏡湖一何清,稽山一何高;浙江百里遠,夜枕聞驚濤。
zi xū sǐ wú xià, qiān zǎi wú rén háo.
子胥死吳下,千載無人豪。
yí hún zhāo bù lái, wǒ yù xù chǔ sāo.
遺魂招不來,我欲續楚騷。
“子胥死吳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