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地猶能結草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借地猶能結草庵”全詩
牛過野水將新犢,女采柔桑起稚蠶。
遺老年光垂九十,故鄉春事及重三。
種花筑室知難辦,借地猶能結草庵。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桐帽絁裘擁半酣,
肩輿咿軋轉城南。
牛過野水將新犢,
女采柔桑起稚蠶。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乘坐肩輿從九里平水到云門陶山歷經龍瑞禹祠而歸的四天情景。詩中的桐帽和絁裘是陸游的服飾,他飲酒略醉,坐在肩輿上,咿軋著轉向城南。牛群穿過野水,帶著新生的犢牛,而女子則采摘柔軟的桑葉,為剛孵化的蠶寶寶準備食物。
遺老年光垂九十,
故鄉春事及重三。
種花筑室知難辦,
借地猶能結草庵。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陸游的故鄉景象。他提到了一個九十歲高齡的老人,這位老人仍然保持著年輕的心態,對故鄉的春天充滿期待。陸游意識到種花和建造房屋都是困難的事情,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能夠借用土地,建造一個簡陋的茅草庵。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陸游的旅途和故鄉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他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艱難困苦的堅持。整首詩詞充滿了樸素、真實和深情,展示了陸游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和對人生的思考。
“借地猶能結草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jiǔ lǐ píng shuǐ zhì yún mén táo shān lì lóng ruì yǔ cí ér guī fán sì rì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
tóng mào shī qiú yōng bàn hān, jiān yú yī yà zhuǎn chéng nán.
桐帽絁裘擁半酣,肩輿咿軋轉城南。
niú guò yě shuǐ jiāng xīn dú, nǚ cǎi róu sāng qǐ zhì cán.
牛過野水將新犢,女采柔桑起稚蠶。
yí lǎo nián guāng chuí jiǔ shí, gù xiāng chūn shì jí zhòng sān.
遺老年光垂九十,故鄉春事及重三。
zhòng huā zhù shì zhī nán bàn, jiè dì yóu néng jié cǎo ān.
種花筑室知難辦,借地猶能結草庵。
“借地猶能結草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