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為底愛吾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人為底愛吾廬”全詩
苔蝕秦碑亡舊刻,龍歸禹穴護遺書。
燕巢已壘泥猶濕,花片雖殘葉尚疏。
到處不妨俱可樂,詩人為底愛吾廬?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來恰值暮春初,
晝漏微長小雨余。
苔蝕秦碑亡舊刻,
龍歸禹穴護遺書。
燕巢已壘泥猶濕,
花片雖殘葉尚疏。
到處不妨俱可樂,
詩人為底愛吾廬?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陸游在九里平水到云門陶山歷經龍瑞禹祠后歸家的四天情景。詩人描述了春天初期的景象,白天時間漸長,小雨剛剛停歇。他注意到秦碑上的刻字已被苔蝕,但龍回到禹的墓穴保護著珍貴的遺書。燕巢已經筑好,泥土還濕潤,花瓣雖然殘落,但樹葉依然稀疏。詩人感到無論到哪里,都能感到快樂,他問自己,作為一個詩人,難道不愛自己的家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詩人通過描寫春天初期的細節,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化和生機。他用苔蝕的秦碑和龍護禹穴的形象,表達了歷史的滄桑和傳承的重要性。燕巢和花瓣的描寫則呈現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最后,詩人的自問凸顯了對家園的深情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對生活和家園的熱愛之情。這首詩詞既展示了陸游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歷史文化的關注,又表達了他作為一個詩人的自我認同和情感體驗。
“詩人為底愛吾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jiǔ lǐ píng shuǐ zhì yún mén táo shān lì lóng ruì yǔ cí ér guī fán sì rì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
wǒ lái qià zhí mù chūn chū, zhòu lòu wēi zhǎng xiǎo yǔ yú.
我來恰值暮春初,晝漏微長小雨余。
tái shí qín bēi wáng jiù kè, lóng guī yǔ xué hù yí shū.
苔蝕秦碑亡舊刻,龍歸禹穴護遺書。
yàn cháo yǐ lěi ní yóu shī, huā piàn suī cán yè shàng shū.
燕巢已壘泥猶濕,花片雖殘葉尚疏。
dào chù bù fáng jù kě lè, shī rén wéi dǐ ài wú lú?
到處不妨俱可樂,詩人為底愛吾廬?
“詩人為底愛吾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