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擁寒爐究余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起擁寒爐究余味”全詩
孝先酣枕夢周公,弟子雖嘲可無媿。
世上紛紛榮辱多,不如睡中差省事。
小兒忽報煎茶熟,起擁寒爐究余味。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雨中熟睡至夕》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熟睡至夕》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陵今雨無客至,
寂寞衡門晝常閉。
孝先酣枕夢周公,
弟子雖嘲可無媿。
世上紛紛榮辱多,
不如睡中差省事。
小兒忽報煎茶熟,
起擁寒爐究余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陸游在雨中熟睡直到夜晚的情景和思考。他的家中少有客人造訪,衡門寂寞地白天常常緊閉著。在熟睡中,陸游夢到了古代賢人周公,周公是中國古代的圣人之一,而陸游則在夢中享受到了與周公共寢的榮耀,雖然他的學生們嘲笑他,但他并不感到羞愧。陸游認為世間的榮辱紛雜,與其被這些干擾,不如在睡夢中度過,這樣更省心。然后,作者被小兒子突然報告茶已煮好,于是起身,走向寒冷的爐火,繼續享受余下的美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雨中熟睡的情景,表達了對世俗榮辱的超然態度和對寧靜、自在生活的追求。詩中的少陵,指的是陸游的故鄉蘇州,雨中無客至,衡門常閉,顯示了他的清貧和與世隔絕的生活。夢到周公的情節,體現了作者對古代賢人的崇拜和對自身價值的肯定,他不在乎學生們的嘲笑,堅持自己的信仰。最后,詩中的小兒子的報告給了詩詞一個轉折,引出了作者離開熟睡的畫面,但他并沒有離開溫暖的床,而是前往爐火旁,繼續享受茶的香味。這種態度表明了作者對于物質生活的淡泊與對內心世界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考和人生觀。通過對逸閑生活的渴求和對世俗紛擾的抵制,陸游表達了他追求自由和內心寧靜的理想。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特色,即對世事的超然態度和對自我價值的自信,同時也反映了陸游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心靈追求。
“起擁寒爐究余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shú shuì zhì xī
雨中熟睡至夕
shǎo líng jīn yǔ wú kè zhì, jì mò héng mén zhòu cháng bì.
少陵今雨無客至,寂寞衡門晝常閉。
xiào xiān hān zhěn mèng zhōu gōng, dì zǐ suī cháo kě wú kuì.
孝先酣枕夢周公,弟子雖嘲可無媿。
shì shàng fēn fēn róng rǔ duō, bù rú shuì zhōng chà shěng shì.
世上紛紛榮辱多,不如睡中差省事。
xiǎo ér hū bào jiān chá shú, qǐ yōng hán lú jiū yú wèi.
小兒忽報煎茶熟,起擁寒爐究余味。
“起擁寒爐究余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