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塵殘墨兩依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暗塵殘墨兩依依”全詩
九萬里中鯤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
遶庭數竹饒新筍,解帶量松長舊圍。
惟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寓驛舍》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驛舍》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閑坊古驛掩朱扉,
又憩空堂綻客衣。
九萬里中鯤自化,
一千年外鶴仍歸。
遶庭數竹饒新筍,
解帶量松長舊圍。
惟有壁間詩句在,
暗塵殘墨兩依依。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驛舍的景象,表達了歲月更替、人事變遷的主題。驛舍作為一個臨時的住所,見證了許多旅人的來來往往,而這些旅人也像鯤魚和仙鶴一樣,有的在千萬里外化為虛無,有的千年后仍然回歸。在這個繁忙的驛舍中,作者發現了一些靜謐之處,如空堂、竹林和松樹,它們既有新的發芽和茂盛的生命力,又有歷經歲月的古老守望。然而,唯有壁間的詩句,以及暗塵和殘墨的痕跡,依然留存下來,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賞析:
這首詩詞以驛舍為背景,通過對環境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驛舍作為一個世俗的場所,見證了無數旅人的來來往往,而這些旅人也正如鯤魚和仙鶴一樣,有的在九萬里之外化為虛無,有的千年后仍然回歸。這種對時間和命運的感慨,展示了作者對世間事物無常性的思考。
然而,在這喧囂的驛舍中,作者發現了一些寧靜之地。空堂、竹林和松樹象征著自然的生命力和守望的力量。竹子的新筍和松樹的長勢,展現了生命的繼續和希望的存在。與此同時,壁間的詩句、暗塵和殘墨則代表著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延續。這些詩句和墨跡,雖然被時光所遺忘,但它們依然存在,承載著過去的情感和故事。
整首詩詞通過對驛舍、自然和文化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以及對生命和歷史的感悟。同時,詩詞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文化的贊美,以及對生命與希望的堅持。這種思考和感悟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哲理意味和詩意,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暗塵殘墨兩依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yì shě
寓驛舍
xián fāng gǔ yì yǎn zhū fēi, yòu qì kōng táng zhàn kè yī.
閑坊古驛掩朱扉,又憩空堂綻客衣。
jiǔ wàn lǐ zhōng kūn zì huà, yī qiān nián wài hè réng guī.
九萬里中鯤自化,一千年外鶴仍歸。
rào tíng shù zhú ráo xīn sǔn, jiě dài liàng sōng zhǎng jiù wéi.
遶庭數竹饒新筍,解帶量松長舊圍。
wéi yǒu bì jiān shī jù zài, àn chén cán mò liǎng yī yī.
惟有壁間詩句在,暗塵殘墨兩依依。
“暗塵殘墨兩依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