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客無家住箐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木客無家住箐中”全詩
竹郎有廟臨江際,木客無家住箐中。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縱游深山隨所遇記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縱游深山隨所遇記之》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徑欹危細棧通,
孤村小店夕陽紅。
竹郎有廟臨江際,
木客無家住箐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陸游在深山中游玩時所遇到的景物和人物。他經過一條蜿蜒而陡峭的小路,通行著一座搖擺不定的細小棧道。夕陽的余暉映照著孤寂的村莊和小店,給它們抹上了一層紅色。在江邊的廟宇旁邊,有一個靠近江水的竹屋,住著一個以種植竹子為生的人。而另一位游客則沒有固定的居所,只是居住在山中的幽靜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陸游在深山中的旅行經歷,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首先,山徑的描繪給人一種險峻和不穩定的感覺,展示了陸游在險峻山路上的勇敢和冒險精神。細棧通的形容詞"欹危"進一步強調了山路的險峻和不穩定,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陸游在行進過程中的緊張與刺激。
其次,孤村小店夕陽紅的描寫給人一種寧靜而溫馨的感覺。夕陽的余暉給小村莊和小店帶來了一絲溫暖和生機,也映照出作者對寧靜鄉村生活的向往。這種景象與山路的險峻形成鮮明的對比,突顯了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和諧。
接著,竹郎有廟臨江際的描寫展示了一位以種植竹子為生的人在江邊的居所。這位竹郎選擇在靠近江水的地方居住,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生活方式體現了作者對簡樸自然的追求,同時也暗示了作者自身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木客無家住箐中的描寫展示了另一位游客的居住狀態。這位游客沒有固定的居所,只是居住在幽靜的山中箐谷之間。這種生活狀態強調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的追求,同時也暗示了游客們在景區中尋求心靈棲息地的心態。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由自在的追求。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旅行體驗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木客無家住箐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òng yóu shēn shān suí suǒ yù jì zhī
縱游深山隨所遇記之
shān jìng yī wēi xì zhàn tōng, gū cūn xiǎo diàn xī yáng hóng.
山徑欹危細棧通,孤村小店夕陽紅。
zhú láng yǒu miào lín jiāng jì, mù kè wú jiā zhù qìng zhōng.
竹郎有廟臨江際,木客無家住箐中。
“木客無家住箐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