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粥饋行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作粥饋行路”全詩
歲薄食無余,恨使鳥雀去。
安得粟滿囷,作粥饋行路!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冬日齋中即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日齋中即事》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寂寥的冬日生活,并表達了他對物質匱乏和生活無聊的憤怒和不滿。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老苦寂寥,
誰與娛晨暮?
貍奴共茵席,
鹿麑隨杖屨。
歲薄食無余,
恨使鳥雀去。
安得粟滿囷,
作粥饋行路!
詩詞中的"冬日齋中即事"意為在冬天的齋房里即興寫作。詩人表達了自己晚年的苦悶和孤獨。他感嘆自己的寂寞,希望有人能夠陪伴他度過清晨和黃昏。貍奴共茵席,鹿麑隨杖屨,描述了他的生活環境。貍奴指的是一種動物,這里可能指的是詩人的寵物,與他一起共享茵席。鹿麑隨杖屨則是指鹿和麑(麋鹿)隨著詩人的拐杖和鞋子一起行動,暗示詩人生活的貧困和與野外動物為伴。
詩人繼續抱怨歲月匆匆,食物匱乏,使得鳥雀都離開了。歲薄食無余表達了他的貧困和無法充饑的處境,他因此感到非常懊惱。最后兩句"安得粟滿囷,作粥饋行路"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希望能夠有足夠的糧食,煮粥來招待路上的行人,這也可理解為詩人對于物質富足和豐盛生活的渴望。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不滿和渴望。通過描繪自己貧困的生活環境,詩人表達了對于世俗財富的不屑和對于精神寄托的追求。整首詩詞以自我表達為主,通過對物質世界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于內心世界的思索和渴望。
“作粥饋行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rì zhāi zhōng jí shì
冬日齋中即事
wǒ lǎo kǔ jì liáo, shuí yǔ yú chén mù? lí nú gòng yīn xí, lù ní suí zhàng jù.
我老苦寂寥,誰與娛晨暮?貍奴共茵席,鹿麑隨杖屨。
suì báo shí wú yú, hèn shǐ niǎo què qù.
歲薄食無余,恨使鳥雀去。
ān dé sù mǎn qūn, zuò zhōu kuì xíng lù!
安得粟滿囷,作粥饋行路!
“作粥饋行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