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負月明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不負月明處”全詩
平生不負月明處,神女廟前聞竹枝。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湖村月夕》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村月夕》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路風塵化素衣,
閑愁冉冉鬢成絲。
平生不負月明處,
神女廟前聞竹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旅人在湖村的夜晚。他穿著已被長途旅行的風塵所染的素衣,內心感受到了閑愁的增長,而他的鬢發也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變為絲。然而,盡管經歷了平生的坎坷和辛勞,他仍然沒有辜負那明亮的月光所在的地方,他在神女廟前聽到了竹葉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旅人在湖村夜晚的內心感受。詩中的"客路風塵化素衣"形象地描述了旅人長時間的旅行所帶來的疲憊和風塵的痕跡。"閑愁冉冉鬢成絲"通過描寫旅人的鬢發逐漸變白來突顯歲月的流逝和內心的憂愁。然而,詩人通過"平生不負月明處"表達了對自己堅持追求理想和追尋美好的信念,即使經歷了困苦和挫折,他仍然沒有辜負那明亮的月光的位置。最后一句"神女廟前聞竹枝"在靜謐的夜晚,旅人在神女廟前聽到竹枝的聲音,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清新和寧靜的氛圍。
這首詩詞通過短小精悍的文字,以及對旅人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對追求美好和堅持信念的謳歌。它讓讀者感受到了旅途中的辛勞和憂愁,同時也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不畏艱難的精神。整首詩詞給人以靜謐、深沉和思索的氛圍,讓讀者在感受旅途的辛酸同時也能體味到美好的追求和內心的寧靜。
“平生不負月明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cūn yuè xī
湖村月夕
kè lù fēng chén huà sù yī, xián chóu rǎn rǎn bìn chéng sī.
客路風塵化素衣,閑愁冉冉鬢成絲。
píng shēng bù fù yuè míng chù, shén nǚ miào qián wén zhú zhī.
平生不負月明處,神女廟前聞竹枝。
“平生不負月明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