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櫓聲已出雁翅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櫓聲已出雁翅浦”全詩
櫓聲已出雁翅浦,荻夾喜入長風沙。
長風自古三巴路,檣竿參差雜煙樹。
南船北船各萬里,凄涼小市相依住。
歌呼雜沓燈火明,黃昏風死浪亦平。
勞苦舟師剩沽酒,安穩明朝到池口。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長風沙》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風沙》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水在六月里沒有界限,
驚濤和駭浪吹散了花朵。
劃槳的聲音已經離開了雁翅浦,
荻蘆夾道喜迎長風沙。
長風自古就是通往三巴的路,
船桅參差不齊,煙樹雜亂。
南船和北船各自航行萬里,
凄涼的小市相依相存。
歌聲和呼喊聲,燈火輝煌,
黃昏時分,風息浪平。
疲憊的船員只剩下喝酒消愁,
安穩地等待著明天到達池口。
詩意:
《長風沙》描繪了江上的長風景象和船舶行駛的艱辛。詩人通過描寫江水中的波濤和風浪,以及劃槳的聲音和船舶的景象,表現了江上的壯闊景色和船員的辛勞。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江水和船舶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賞析:
《長風沙》以簡潔明快的筆觸描繪了江上的景色和船舶的生活,展示了陸游獨特的詩人情感和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感受。首句以"江水六月無津涯"開場,描述了江水在六月時的遼闊無邊。接著,通過"驚濤駭浪高吹花"的描繪,傳達了風浪洶涌的景象和花朵被風吹散的情景。
詩中劃槳聲和船舶的景象,展現了江上的生活場景。"櫓聲已出雁翅浦"一句,表現了船只離開港口的情形。"荻夾喜入長風沙"一句,則表達了船舶駛入長風沙的喜悅之情。長風沙是通往三巴的路,"長風自古三巴路"這句詩,將長風與古代的交通路線聯系在一起,強調了長風的歷史意義。
接下來的幾句表現了江上船舶的景象和船員的辛勞。"檣竿參差雜煙樹"描繪了船上的桅桿和遠處的煙樹,給人以錯綜復雜的感覺。"南船北船各萬里,凄涼小市相依住"則展示了船舶航行千里的艱辛和小市之間的相互依存。
詩末兩句"歌呼雜沓燈火明,黃昏風死浪亦平"描繪了夜晚的景象,歌聲和呼喊聲在燈火輝煌的夜晚回蕩,黃昏時分風息浪平,給人以安寧之感。最后兩句"勞苦舟師剩沽酒,安穩明朝到池口"則表達了船員們疲憊的身心和期待明天到達目的地的心愿望。
整首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江上的景色和船舶生活的艱辛,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江水和船舶生活的熱愛和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對景物的感受,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感受到江上的壯闊和船員的辛勞。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是陸游優秀的代表作之一。
“櫓聲已出雁翅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fēng shā
長風沙
jiāng shuǐ liù yuè wú jīn yá, jīng tāo hài làng gāo chuī huā.
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
lǔ shēng yǐ chū yàn chì pǔ, dí jiā xǐ rù cháng fēng shā.
櫓聲已出雁翅浦,荻夾喜入長風沙。
cháng fēng zì gǔ sān bā lù, qiáng gān cēn cī zá yān shù.
長風自古三巴路,檣竿參差雜煙樹。
nán chuán běi chuán gè wàn lǐ, qī liáng xiǎo shì xiāng yī zhù.
南船北船各萬里,凄涼小市相依住。
gē hū zá tà dēng huǒ míng, huáng hūn fēng sǐ làng yì píng.
歌呼雜沓燈火明,黃昏風死浪亦平。
láo kǔ zhōu shī shèng gū jiǔ, ān wěn míng cháo dào chí kǒu.
勞苦舟師剩沽酒,安穩明朝到池口。
“櫓聲已出雁翅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