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勝遼東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勝遼東丁”全詩
造物賦我貧,乃以壽見償。
處常而受福,每恐不得當。
掬澗以沃渴,屑柏以為糧;雖云未免饑,何至死道傍。
猶勝遼東丁,化鶴還故鄉。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貧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貧歌》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貧居福之首,貧窮是士人的常態。造物主賦予我貧窮,卻以長壽作為回報。在平凡中享受福祉,常常擔心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用手捧溪水解渴,用樹皮當作食物;雖然說未免饑餓,但何至于死在路旁。仍然勝過遼東的丁(指富貴人家的子弟),化身為鶴飛回故鄉。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貧窮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認為貧窮是士人的常態,但他也相信貧窮可以通過長壽來得到回報。他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福祉,但也擔心自己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詩中的掬澗以沃渴、屑柏以為糧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貧窮中艱難求生的形象。盡管作者生活貧困,但他仍然堅信自己的生活勝過那些富貴人家的子弟,因為他能夠保持純樸和自由,最終可以回歸故鄉。
這首詩詞通過對貧窮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貧窮與富貴的思考和態度。作者并不以貧窮為恥,反而將其視為士人的常態,并通過長壽來尋求回報。他在貧窮中保持了純樸和自由的品質,認為這比富貴更有價值。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現了他對貧窮生活的堅守和對富貴的超越。
“猶勝遼東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 gē
貧歌
shòu jū fú zhī shǒu, pín wèi shì zhī cháng.
壽居福之首,貧為士之常。
zào wù fù wǒ pín, nǎi yǐ shòu jiàn cháng.
造物賦我貧,乃以壽見償。
chù cháng ér shòu fú, měi kǒng bù dé dàng.
處常而受福,每恐不得當。
jū jiàn yǐ wò kě, xiè bǎi yǐ wéi liáng suī yún wèi miǎn jī, hé zhì sǐ dào bàng.
掬澗以沃渴,屑柏以為糧;雖云未免饑,何至死道傍。
yóu shèng liáo dōng dīng, huà hè hái gù xiāng.
猶勝遼東丁,化鶴還故鄉。
“猶勝遼東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