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使復兩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使復兩京”全詩
盡銳下三硤,誰使復兩京?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先主廟次唐貞元中張儼詩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先主廟次唐貞元中張儼詩韻》。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吳蜀本唇齒,悲哉乃連兵。
盡銳下三硤,誰使復兩京?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于南方吳蜀兩地的痛惜之情。詩中提到吳蜀兩地本是唇齒相依的關系,但卻因為戰亂而相互交戰。陸游感嘆這種情況的悲哀,并思考誰會讓兩個都市陷入戰亂,使得兩京(指南京和成都)都受到傷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陸游對于戰亂帶來的痛苦和無奈之情。他通過描繪吳蜀兩地原本的親密關系,強調了戰亂對于人民的傷害和社會的破壞。詩中的“盡銳下三硤”表達了吳蜀兩地為了戰爭而付出的努力和犧牲。最后一句“誰使復兩京?”則表達了陸游對于戰亂的責問和思考,他希望能夠找到戰亂的根源,以期恢復兩京的安寧。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陸游對于戰亂的痛心和對于和平的向往。它展示了陸游作為一位愛國詩人的關切和擔憂,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動蕩和人民的苦難。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戰爭和和平的思考。
“誰使復兩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 zhǔ miào cì táng zhēn yuán zhōng zhāng yǎn shī yùn
先主廟次唐貞元中張儼詩韻
wú shǔ běn chún chǐ, bēi zāi nǎi lián bīng.
吳蜀本唇齒,悲哉乃連兵。
jǐn ruì xià sān xiá, shuí shǐ fù liǎng jīng?
盡銳下三硤,誰使復兩京?
“誰使復兩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