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叢里著華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笙歌叢里著華顛”全詩
每嗟相見多生客,卻憶初來尚少年。
迎馬綠楊爭拂帽,滿街丹荔不論錢。
浮生何處非羈旅,休問東吳萬里船。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江瀆池醉歸馬上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瀆池醉歸馬上作》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住西州似宿緣,
笙歌叢里著華顛。
每嗟相見多生客,
卻憶初來尚少年。
迎馬綠楊爭拂帽,
滿街丹荔不論錢。
浮生何處非羈旅,
休問東吳萬里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在西州久居的情景。他感嘆自己在這里的相遇多是陌生人,卻回憶起自己初來時的年少時光。詩中還描繪了迎馬時綠楊樹爭相拂動帽子的情景,以及滿街的丹荔花,無論貧富都能欣賞。最后,詩人表達了人生無處不是旅途的感慨,不要問他在東吳的萬里船上去了哪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旅途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西州的生活場景,展現了自己在陌生環境中的孤獨和思鄉之情。他用迎馬時綠楊樹拂動帽子的景象,以及滿街的丹荔花來表達對于美好事物的欣賞和珍惜。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旅途的思考,無論身處何地,都是一種自由而漂泊的狀態。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笙歌叢里著華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dú chí zuì guī mǎ shàng zuò
江瀆池醉歸馬上作
jiǔ zhù xī zhōu shì sù yuán, shēng gē cóng lǐ zhe huá diān.
久住西州似宿緣,笙歌叢里著華顛。
měi jiē xiāng jiàn duō shēng kè, què yì chū lái shàng shào nián.
每嗟相見多生客,卻憶初來尚少年。
yíng mǎ lǜ yáng zhēng fú mào, mǎn jiē dān lì bù lùn qián.
迎馬綠楊爭拂帽,滿街丹荔不論錢。
fú shēng hé chǔ fēi jī lǚ, xiū wèn dōng wú wàn lǐ chuán.
浮生何處非羈旅,休問東吳萬里船。
“笙歌叢里著華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