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身無補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危身無補國”全詩
一筇緣絕壁,萬仞俯洪流。
著腳初疑夢,回頭始欲愁。
危身無補國,忠孝兩堪羞。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再過龍洞閣》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過龍洞閣》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險龍門道,
霜清客子游。
一筇緣絕壁,
萬仞俯洪流。
著腳初疑夢,
回頭始欲愁。
危身無補國,
忠孝兩堪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龍門道上的旅行。詩人通過描寫險峻的山道、清寒的天氣和壯麗的景色,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還融入了對國家和個人忠誠、孝道的反思。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詩人通過描繪天險的龍門道、清晨的霜和壯麗的洪流,創造了一種壯麗而危險的氛圍。詩中的“一筇緣絕壁,萬仞俯洪流”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在險峻的山道上行走的情景,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力。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著腳初疑夢,回頭始欲愁”表達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詩人在行走過程中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在做夢,但當他回頭看時,才真正感到憂愁。這種轉折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擔憂。
最后兩句“危身無補國,忠孝兩堪羞”是詩人對自己的反思。詩人認為自己的危險行為并不能為國家帶來任何好處,同時他也感到自己對國家和家庭的忠誠和孝道不夠,因此感到羞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忠誠和孝道的追求。
“危身無補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guò lóng dòng gé
再過龍洞閣
tiān xiǎn lóng mén dào, shuāng qīng kè zi yóu.
天險龍門道,霜清客子游。
yī qióng yuán jué bì, wàn rèn fǔ hóng liú.
一筇緣絕壁,萬仞俯洪流。
zhe jiǎo chū yí mèng, huí tóu shǐ yù chóu.
著腳初疑夢,回頭始欲愁。
wēi shēn wú bǔ guó, zhōng xiào liǎng kān xiū.
危身無補國,忠孝兩堪羞。
“危身無補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