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枯石瘦不禁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枯石瘦不禁秋”全詩
短褐老人垂九十,松枯石瘦不禁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仲秋書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仲秋書事》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斷云歸岫雨初收,
茅舍蕭條古渡頭。
短褐老人垂九十,
松枯石瘦不禁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仲秋時節的景象。云歸山嶺,雨剛停歇,茅舍冷落在古老的渡口。一位短褐衣衫的老人已經年過九旬,松樹凋零,石頭也因秋天的到來而變得瘦弱。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主題。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老人的形象,傳達了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斷云歸岫和雨初收的描寫,展示了秋天的特點,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變幻無常。茅舍蕭條和古渡頭的描繪,表現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古老的渡口也象征著人生的過渡和離別。短褐老人垂九十的形象,傳達了歲月的滄桑和人生的終點,而松枯石瘦的描寫,則表現了生命的枯萎和衰老。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松枯石瘦不禁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qiū shū shì
仲秋書事
duàn yún guī xiù yǔ chū shōu, máo shè xiāo tiáo gǔ dù tóu.
斷云歸岫雨初收,茅舍蕭條古渡頭。
duǎn hè lǎo rén chuí jiǔ shí, sōng kū shí shòu bù jīn qiū.
短褐老人垂九十,松枯石瘦不禁秋。
“松枯石瘦不禁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