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恩重作道山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誤恩重作道山游”全詩
龍津雨過橋如拭,鳳闕煙消瓦欲流。
直舍小眠鐘報午,歸途微冷葉飛秋。
心知伏櫪無千里,縱有王良也合休。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史院晚出》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史院晚出》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已乞殘骸老故丘,
誤恩重作道山游。
龍津雨過橋如拭,
鳳闕煙消瓦欲流。
直舍小眠鐘報午,
歸途微冷葉飛秋。
心知伏櫪無千里,
縱有王良也合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在晚年時的心境和感慨。他已經請求將自己的遺體安葬在故鄉的丘陵之上,卻因為誤解而再次踏上了漫長的旅途。雨過后,他經過龍津橋,橋面上的雨水如同被拭去一般。煙消云散的鳳闕,瓦片似乎要隨著水流而流逝。他在一間簡樸的住所里小睡,直到鐘聲報告午時。回程中,微涼的秋風中飄落著葉子。他心里明白,即使有王良的神力,也無法使他的馬兒跨越千里。所以,即使有再多的希望,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行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陸游晚年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自己的行程,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中的龍津橋和鳳闕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而秋風中飄落的葉子則暗示著歲月的變遷。作者通過自己的經歷,表達了對人生的深刻認識,即使有再多的希望和夢想,也要理智地面對現實,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陸游晚年詩人的獨特風格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誤恩重作道山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yuàn wǎn chū
史院晚出
yǐ qǐ cán hái lǎo gù qiū, wù ēn zhòng zuò dào shān yóu.
已乞殘骸老故丘,誤恩重作道山游。
lóng jīn yǔ guò qiáo rú shì, fèng quē yān xiāo wǎ yù liú.
龍津雨過橋如拭,鳳闕煙消瓦欲流。
zhí shě xiǎo mián zhōng bào wǔ, guī tú wēi lěng yè fēi qiū.
直舍小眠鐘報午,歸途微冷葉飛秋。
xīn zhī fú lì wú qiān lǐ, zòng yǒu wáng liáng yě hé xiū.
心知伏櫪無千里,縱有王良也合休。
“誤恩重作道山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