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飽還憂與愿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飽還憂與愿違”全詩
雨聲淅瀝孤齋冷,客夢蕭條萬里歸。
山邑風雷移蜃穴,海城水潦半民扉。
如云秋稼方相賀,一飽還憂與愿違。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枕上作時聞臨海四明皆大水》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枕上作時聞臨海四明皆大水》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躺在枕頭上時,常常嘆息悲傷,
生活艱難已到了極點,害怕饑荒之災。
雨聲淅瀝,孤獨的書齋冰冷,
客人的夢境蕭條,渴望歸家卻有萬里之遙。
山城的風雷改變了蜃樓的位置,
海邊的城池被泛濫的水淹沒,人們的家門半掩著。
就像秋天的云彩和豐收的莊稼互相慶賀一樣,
一旦得到滿足,仍然憂慮和愿望無法實現。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陸游內心深處的憂慮和痛苦。他在作品中描繪了一個充滿困苦和不安的時代背景。作者通過形容自己躺在枕頭上時的感受,表達了對生活困境的感慨和憂慮。他提到了厄運已經到達了極限,饑荒成為了人們最擔心的事情。同時,他也描述了孤獨和蕭條的氛圍,以及遠離家鄉的客人們所面臨的困境。他通過描繪山城和海城的景象,暗示著自然災害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的破壞。最后,他以秋云和豐收的莊稼相互慶賀的比喻,表達了人們渴望得到滿足和安寧,卻常常難以實現愿望的痛苦。
賞析:
這首詩詞以深沉的情感和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憂慮。陸游通過描繪自己躺在枕頭上的情景,將自己的個人體驗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展現了一個動蕩和困苦的社會景象。他用簡練的語句描繪了雨聲淅瀝、孤齋冷寂的氛圍,以及客人們遠離家鄉的孤獨和蕭條。通過山城和海城的對比,他呈現了自然災害對人們生活的沖擊。最后,他運用秋云和豐收的莊稼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滿足和安寧的渴望,卻常常陷入憂慮和無法實現愿望的痛苦之中。整首詩詞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思索,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對時代的敏銳觀察力。
“一飽還憂與愿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ěn shàng zuò shí wén lín hǎi sì míng jiē dà shuǐ
枕上作時聞臨海四明皆大水
fǔ zhěn shí shí yóu tàn xī, è qióng yǐ jí wèi xiōng jī.
撫枕時時猶嘆欷,厄窮已極畏兇饑。
yǔ shēng xī lì gū zhāi lěng, kè mèng xiāo tiáo wàn lǐ guī.
雨聲淅瀝孤齋冷,客夢蕭條萬里歸。
shān yì fēng léi yí shèn xué, hǎi chéng shuǐ lǎo bàn mín fēi.
山邑風雷移蜃穴,海城水潦半民扉。
rú yún qiū jià fāng xiāng hè, yī bǎo hái yōu yǔ yuàn wéi.
如云秋稼方相賀,一飽還憂與愿違。
“一飽還憂與愿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