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須賣漉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須賣漉籬”全詩
偶爾成幽事,欣然慰午饑。
炊時珠瀉甑,嘗處雪翻匙。
欲作明朝計,還須賣漉籬。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炊飯》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炊飯》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米分齋缽供,薪拾墮巢枝。
偶爾成幽事,欣然慰午饑。
炊時珠瀉甑,嘗處雪翻匙。
欲作明朝計,還須賣漉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炊飯的場景,通過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平淡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的倡導。詩中展現了作者在樸素的生活中找到心靈慰藉和歡愉的態度,以及他對未來的展望和努力的決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短的語句勾勒出炊飯的情景,通過描寫一些日常瑣事,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頌揚和對物質生活的淡泊態度。詩的第一句“米分齋缽供,薪拾墮巢枝”表明作者自己動手炊飯,用米分開齋缽進行供養,用掉落的巢枝拾取柴火,這展示了他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接下來的兩句“偶爾成幽事,欣然慰午饑”描繪了炊飯的過程,將簡單的動作與詩人內心的喜悅緊密聯系在一起。盡管生活平凡,但作者通過炊飯的過程找到了片刻的寧靜和自我滿足,這種平凡中的樂趣使他感到欣慰。
接下來的兩句“炊時珠瀉甑,嘗處雪翻匙”通過細膩的描寫,將炊飯時水珠灑落在甑上,嘗到炊飯的滋味與舌尖上翻飛的雪花相比,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細節的關注。
最后兩句“欲作明朝計,還須賣漉籬”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望和對改善生活的努力。他愿意為了明天的計劃而去賣掉自家的籬笆,以期望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這是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展望和對努力奮斗的決心的表達。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樸素的生活為主題,通過對炊飯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贊美,并寄托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蘊含著詩人對平凡生活中的喜悅和對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的推崇,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和對努力的追求。
“還須賣漉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uī fàn
炊飯
mǐ fēn zhāi bō gōng, xīn shí duò cháo zhī.
米分齋缽供,薪拾墮巢枝。
ǒu ěr chéng yōu shì, xīn rán wèi wǔ jī.
偶爾成幽事,欣然慰午饑。
chuī shí zhū xiè zèng, cháng chù xuě fān shi.
炊時珠瀉甑,嘗處雪翻匙。
yù zuò míng cháo jì, hái xū mài lù lí.
欲作明朝計,還須賣漉籬。
“還須賣漉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