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欹紗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日欹紗帽”全詩
斯山幸不遠,何日欹紗帽。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郭氏山林十六詠高碧巖》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郭氏山林十六詠高碧巖》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誦明逸詩,豹林不可到。
斯山幸不遠,何日欹紗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對理想境地的向往。作者自稱誦讀了許多高雅的詩歌,但現實中他無法親臨豹林,也就是距離他較遠的名山。然而,他幸運的是斯山,指的是附近的一座山,離他并不遙遠。他希望有一天能夠戴上高雅的紗帽,即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境遇的反思和對理想的追求,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渴望。詩中的"明逸詩"指的是高尚的詩歌作品,作者自謙地表示自己只是在誦讀這些優美的詩歌,而不能創作出自己的作品。"豹林"象征著遠離的名山,這里可以理解為高遠的目標或理想境地。作者渴望能夠到達這個目標,但又感到無法企及。然而,他發現身邊有一座山離他并不遙遠,這座山被他稱為"斯山",顯示出一種對現實的滿足和感激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戴上高雅的紗帽,成為一個有所成就的人。
整首詩詞在表達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和現實的反思之間形成了一種對比和矛盾,體現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對未來的期待。這種表達方式常見于陸游的作品,他善于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該詩詞也展現了宋代文人士子的追求高尚境地的理想情懷,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內涵。
“何日欹紗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ō shì shān lín shí liù yǒng gāo bì yán
郭氏山林十六詠高碧巖
wǒ sòng míng yì shī, bào lín bù kě dào.
我誦明逸詩,豹林不可到。
sī shān xìng bù yuǎn, hé rì yī shā mào.
斯山幸不遠,何日欹紗帽。
“何日欹紗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