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妨笙鶴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恐妨笙鶴下”全詩
勿遣俗客來,恐妨笙鶴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鶴亭》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鶴亭》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郭氏山林中的笙鶴亭,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清靜環境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茲山多異域,飛仙亦稅駕。
勿遣俗客來,恐妨笙鶴下。
詩意:
這座山林擁有異域的風景,仿佛仙人也常常光顧此地。
請不要讓世俗的客人前來,以免打擾笙鶴的自在棲息。
賞析:
《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鶴亭》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山林中的笙鶴亭,展現了陸游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首先,詩人通過使用"茲山"來形容山林,意味著這個地方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具有獨特的魅力。接著,他用"飛仙亦稅駕"來形容笙鶴,將它們比擬為仙人,描繪了山林中神秘而美麗的景象。這種比喻使讀者感受到了山林中的寧靜和超凡的氛圍。
然后,詩人表達了對世俗客人的拒絕。他說"勿遣俗客來,恐妨笙鶴下",意味著他希望山林的寧靜不被喧囂打擾。這一句話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珍視和對安寧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這片山林能夠成為笙鶴們的棲息之地,遠離塵囂,保持純凈和靜謐。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山林中的笙鶴亭,詩人呈現了一幅清幽的畫面,并表達了對繁忙世俗的遠離和對自然環境的珍視。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境界,讓人感受到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
“恐妨笙鶴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ō shì shān lín shí liù yǒng shēng hè tíng
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鶴亭
zī shān duō yì yù, fēi xiān yì shuì jià.
茲山多異域,飛仙亦稅駕。
wù qiǎn sú kè lái, kǒng fáng shēng hè xià.
勿遣俗客來,恐妨笙鶴下。
“恐妨笙鶴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