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自喜非生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行自喜非生客”全詩
陰陰曲徑人稀到,一一名花手自栽。
竹筧引泉滋藥壟,風爐篝火試茶杯。
此行自喜非生客,二百年間六世來。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游法云寺彝老新葺小園》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法云寺彝老新葺小園》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一首詩,描述了他游覽法云寺時的景象和感受。
中文譯文:
古寺朱扉傍水開,
高僧笑語共徘徊。
陰陰曲徑人稀到,
一一名花手自栽。
竹筧引泉滋藥壟,
風爐篝火試茶杯。
此行自喜非生客,
二百年間六世來。
詩意:
陸游游覽了法云寺,留下了這首詩。他描述了這座寺廟非常古老,朱紅色的大門傍著一條小溪,寺中高僧與他共同漫步,感受到了寧靜的氛圍。曲徑幽深,路上行人寥寥,每一株名花都是由寺內的僧人親手栽種。竹籠里引出的泉水滋潤著藥壟,風爐燃起篝火,試茶的杯子在熱氣蒸騰中散發出茶香。陸游感到自己來到這里并不是一個陌生人,而是這座寺廟和這片園林的其中一位來客,因為在這里已經有了六世人的痕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陸游游覽法云寺的情景,猶如走進了一幅古畫,體現了他對自然和宗教的熱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富有感染力。首句以“古寺朱扉傍水開”開篇,直觀地描繪了法云寺的景象。接著,高僧與陸游共同漫步,表現出一種和諧共處的氛圍。詩中的“名花”、“竹筧”、“泉水”、“藥壟”、“風爐”、“茶杯”等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寺廟園林的景象和生活情趣。最后一句“二百年間六世來”,表現了這座寺廟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也表達了陸游對這里的熱愛和敬重。
整首詩所表現出來的感覺是寧靜、祥和、清新、自然。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感受,表現出了他對人文和自然的熱愛,也表達了他對歷史和文化的敬重。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表現了宋代文人的特點,也傳遞了一種美好的人生態度和追求。
“此行自喜非生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fǎ yún sì yí lǎo xīn qì xiǎo yuán
游法云寺彝老新葺小園
gǔ sì zhū fēi bàng shuǐ kāi, gāo sēng xiào yǔ gòng pái huái.
古寺朱扉傍水開,高僧笑語共徘徊。
yīn yīn qū jìng rén xī dào, yī yī míng huā shǒu zì zāi.
陰陰曲徑人稀到,一一名花手自栽。
zhú jiǎn yǐn quán zī yào lǒng, fēng lú gōu huǒ shì chá bēi.
竹筧引泉滋藥壟,風爐篝火試茶杯。
cǐ xíng zì xǐ fēi shēng kè, èr bǎi nián jiān liù shì lái.
此行自喜非生客,二百年間六世來。
“此行自喜非生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