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垂馬乳收論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架垂馬乳收論斛”全詩
黿鼎若為占食指,麴車未用墮饞涎。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雜詠園中果子》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園中果子》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架垂馬乳收論斛,
港種雞頭采滿船。
黿鼎若為占食指,
麴車未用墮饞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園中果子的情景。詩人以詠史的方式,運用具象的詞語和意象的組合,展示了果實的豐富多樣性和其帶來的誘人魅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一系列描寫,生動地展現了園中果子的盛景。首兩句描述了果實成熟的情景:架上掛滿了垂下來的馬乳果,論斛(古代容量單位)滿滿地收集起來;船上裝滿了種植的雞頭果。這些描寫展示了果實的豐富和多樣性,給人以豐收的喜悅之感。
接著,詩人運用寓言的手法,以黿鼎和麴車為象征,表達了對果實的渴望和向往。黿鼎具有神秘的象征意義,暗示著珍貴的食物;占食指則暗示著對美味的期盼。麴車則象征著美食之物,但尚未被使用,使人對美味的展望更加強烈。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果實的描繪和象征意義的運用,展現了園中果子的豐富和美味,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美食的渴望和向往。它表達了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贊美,并通過對物象的描繪,勾勒出了一幅豐收的場景,給讀者帶來愉悅和美好的心境。
“架垂馬乳收論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yuán zhōng guǒ zǐ
雜詠園中果子
jià chuí mǎ rǔ shōu lùn hú, gǎng zhǒng jī tóu cǎi mǎn chuán.
架垂馬乳收論斛,港種雞頭采滿船。
yuán dǐng ruò wéi zhàn shí zhǐ, qū chē wèi yòng duò chán xián.
黿鼎若為占食指,麴車未用墮饞涎。
“架垂馬乳收論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