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忘欲漏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忘欲漏時”出自唐代杜甫的《王錄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詰》,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néng wàng yù lòu shí,詩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能忘欲漏時”全詩
《王錄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詰》
為嗔王錄事,不寄草堂貲。
昨屬愁春雨,能忘欲漏時。
昨屬愁春雨,能忘欲漏時。
分類: 重陽節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王錄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詰》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王錄事不肯寄給我供養草堂,我只好寫這首短詩來責備他。
詩意:這首詩是杜甫對王錄事的一種調侃和抱怨。杜甫希望王錄事能給他一些財富來供養他的草堂,但是王錄事卻沒有履行承諾,沒有給他寄來任何財物。杜甫通過這首詩表達了自己對王錄事的失望和憤怒,同時也展現出自己的堅強和獨立的一面。
賞析:這首詩以生活的小事為主題,展現了杜甫的直率和坦誠。他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向王錄事發起質問。詩中的“愁春雨”和“欲漏時”都是比喻,形象地表達了杜甫內心的痛苦和不滿。整首詩簡潔明了,語言流暢優美,凸顯了杜甫的詩歌才華和批判精神。詩中的情感真摯深沉,表現出了杜甫對權貴階層的不滿和對自己命運的思考。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情感和意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能忘欲漏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lù shì xǔ xiū cǎo táng zī bú dào, liáo xiǎo jí
王錄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詰
wèi chēn wáng lù shì, bù jì cǎo táng zī.
為嗔王錄事,不寄草堂貲。
zuó shǔ chóu chūn yǔ, néng wàng yù lòu shí.
昨屬愁春雨,能忘欲漏時。
“能忘欲漏時”平仄韻腳
拼音:néng wàng yù lòu shí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能忘欲漏時”的相關詩句
“能忘欲漏時”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能忘欲漏時”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能忘欲漏時”出自杜甫的 《王錄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詰》,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