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為農父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竟為農父死”全詩
羸軀得霜健,老眼向書明。
水瘦河聲壯,萁枯馬力生。
竟為農父死,白首負功名。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初冬感懷二首》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冬感懷二首》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冬感懷二首
落葉掃還積,斷鴻飛更鳴。
羸軀得霜健,老眼向書明。
水瘦河聲壯,萁枯馬力生。
竟為農父死,白首負功名。
中文譯文:
秋天的落葉堆積如山,斷鴻的呼喚聲愈加頻繁。
我瘦弱的身軀在霜冷中變得健壯,年邁的雙眼仍然能夠看清書本上的文字。
水流減少,河水的聲音卻更加雄壯;稻草枯萎,馬力卻生發。
最終,我為了農耕的父親而殞命,頭發已經斑白,卻沒有實現自己的功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初冬時節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懷和思考。
首聯寫道"落葉掃還積,斷鴻飛更鳴",描繪了秋天的景象。秋葉如山,積厚而未散,象征歲月的積淀,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斷鴻的呼聲則表達了離別和孤獨之感,強調了歲月流轉中的變遷和人生的離散。
接著,下聯"羸軀得霜健,老眼向書明",表現了作者自己的身體狀態和精神面貌。作者在寒冷的季節中,身體變得更加健壯,而他的眼睛卻依然能夠看清書本上的文字,表現出對知識和學習的執著追求。
第三聯"水瘦河聲壯,萁枯馬力生",通過對水流和稻草的描述,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命的頑強。水流減少了,但河水的聲音卻更加雄壯有力;稻草枯萎了,但馬力卻更加旺盛。這種對自然界的觀察,與人生的起伏和堅韌形成了對比,表達了人生中的困境和生命的力量。
最后一聯"竟為農父死,白首負功名",揭示了作者的遭遇和心境。作者以農耕為職業,為了農耕的事業,最終殞命。自己的頭發已經斑白,但卻沒有實現自己的功名,承擔著失敗和遺憾。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思考。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艱辛,表達了對命運和人生選擇的思考和反思。這首詩雖然簡短,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命運的矛盾感受,具有深邃的詩意和抒情的力量。
“竟為農父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ōng gǎn huái èr shǒu
初冬感懷二首
luò yè sǎo hái jī, duàn hóng fēi gèng míng.
落葉掃還積,斷鴻飛更鳴。
léi qū dé shuāng jiàn, lǎo yǎn xiàng shū míng.
羸軀得霜健,老眼向書明。
shuǐ shòu hé shēng zhuàng, qí kū mǎ lì shēng.
水瘦河聲壯,萁枯馬力生。
jìng wèi nóng fù sǐ, bái shǒu fù gōng míng.
竟為農父死,白首負功名。
“竟為農父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