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櫳無影覺云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簾櫳無影覺云起”全詩
簾櫳無影覺云起,草樹有聲知雨來。
茶碗嫩湯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
翛然自適君知否?一枕清風又過梅。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五月十一日睡起》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五月十一日睡起》。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月十一日睡起
病眼慵於世事開,虛堂高臥謝氛埃。
簾櫳無影覺云起,草樹有聲知雨來。
茶碗嫩湯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
翛然自適君知否?一枕清風又過梅。
中文譯文:
五月十一日醒來
因患病,眼睛無力面對世事的紛擾,
我高臥在空蕩的房間,感激地向塵埃致謝。
簾櫳間沒有人的身影,我察覺到云朵的升起,
草木的聲音告訴我雨即將來臨。
茶碗中的嫩湯好似初生嬰兒的乳汁,
香篝上微弱的火苗還未燃盡。
我靜靜地自我調適,不知你是否了解?
一覺醒來,清風又吹過盛開的梅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寧靜、淡泊的情懷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的敏感。詩的開篇,陸游以自己患病的眼睛作為象征,表達了他對繁忙世事的疲憊和病體的無力。他選擇高臥于虛堂之中,避開塵埃,展現了一種遠離俗世紛擾的態度。
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通過描繪窗簾無人的影子和察覺到云起和草木聲音的方式,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天氣變化的洞察力。這種敏感使他能夠預知雨水即將來臨,進一步突顯了他與自然的緊密聯系。
在詩的后半部分,陸游運用了對茶碗嫩湯和香篝微火的描繪,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茶碗嫩湯初得乳的比喻,使人們聯想到剛出生的嬰兒的柔弱與生命的初萌。香篝上微弱的火苗未成灰,則傳遞出生命未盡的希望。這些描寫與作者自己的病體相呼應,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脆弱,但也帶有對生命的珍惜和希冀。
最后兩句,陸游以一枕清風又過梅作為結束,表達了他對自然美妙瞬間的珍惜和享受。清風吹過盛開的梅花,象征著美好的瞬間即將過去,但也帶有一種對美和生命的回憶和留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俗世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的敏感,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同時也透露出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美好瞬間的追求。
“簾櫳無影覺云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yuè shí yī rì shuì qǐ
五月十一日睡起
bìng yǎn yōng yú shì shì kāi, xū táng gāo wò xiè fēn āi.
病眼慵於世事開,虛堂高臥謝氛埃。
lián lóng wú yǐng jué yún qǐ, cǎo shù yǒu shēng zhī yǔ lái.
簾櫳無影覺云起,草樹有聲知雨來。
chá wǎn nèn tāng chū dé rǔ, xiāng gōu wēi huǒ wèi chéng huī.
茶碗嫩湯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
xiāo rán zì shì jūn zhī fǒu? yī zhěn qīng fēng yòu guò méi.
翛然自適君知否?一枕清風又過梅。
“簾櫳無影覺云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