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不負秋來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居不負秋來睡”全詩
幽居不負秋來睡,末路偏諳世上情。
大事豈堪重破壞,窮人難與共功名。
風爐歙缽生涯在,且試新寒芋糝羹。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晨起偶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晨起偶題》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遠不聞長短更,
上方鐘鼓自分明。
幽居不負秋來睡,
末路偏諳世上情。
大事豈堪重破壞,
窮人難與共功名。
風爐歙缽生涯在,
且試新寒芋糝羹。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陸游對自己幽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覺得城市的喧囂離他很遠,無論城市的興衰變化,他都無法聽到。然而,他所居住的地方卻能清晰地聽到上方的鐘鼓聲,這是一種自然的聲音,使他感到寧靜和安詳。
陸游在幽居中度過了許多秋天,他沒有辜負秋天的美景,享受了寧靜的睡眠。盡管他已經到了人生的末路,但他對世間的情感和人情世故卻有著深刻的了解。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大事的破壞和窮人難以與功名共享的無奈。他認為大事不應該被輕易破壞,而窮人很難與富貴和功名共享。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生活的態度。他的生活就像風爐和歙缽一樣簡樸,但他仍然愿意嘗試新的事物,比如新寒芋糝羹,這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賞析:
《晨起偶題》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幽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城市和自然聲音的對比,詩人展示了自己與塵世的距離感。他在幽居中享受了寧靜的睡眠,同時對世間的情感和人情世故有著深刻的了解。
詩中還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思考。他認為大事不應該被輕易破壞,而窮人很難與富貴和功名共享,這體現了他對社會不公的關注和思考。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盡管他的生活簡樸,但他仍然保持樂觀和積極的態度,愿意嘗試新的事物。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使他能夠在幽居中找到生活的樂趣。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幽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同時反映了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幽居不負秋來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qǐ ǒu tí
晨起偶題
chéng yuǎn bù wén cháng duǎn gèng, shàng fāng zhōng gǔ zì fēn míng.
城遠不聞長短更,上方鐘鼓自分明。
yōu jū bù fù qiū lái shuì, mò lù piān ān shì shàng qíng.
幽居不負秋來睡,末路偏諳世上情。
dà shì qǐ kān zhòng pò huài, qióng rén nán yǔ gòng gōng míng.
大事豈堪重破壞,窮人難與共功名。
fēng lú shè bō shēng yá zài, qiě shì xīn hán yù sǎn gēng.
風爐歙缽生涯在,且試新寒芋糝羹。
“幽居不負秋來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