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僅堪行便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使僅堪行便足”全詩
但使僅堪行便足,我無長戟與高車。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修路》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修路》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霪道壞困泥涂,
木石紛然賴里閭。
但使僅堪行便足,
我無長戟與高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條道路被雨水沖刷損壞的景象。道路泥濘不堪,木石滿地,只能勉強行走。詩人表達了自己沒有長戟和高車的無奈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道路破損的景象,通過描寫道路的困境,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無力感。詩中的"雨霪"形容了道路被雨水沖刷的情景,"木石紛然"則描繪了道路上散亂的木頭和石塊。詩人通過對道路的描寫,表達了自己行走困難的處境,同時也暗示了社會的困境和無奈。
詩的最后兩句"但使僅堪行便足,我無長戟與高車"表達了詩人對于自身能力的無奈。詩人希望道路能夠勉強通行,但他自己卻沒有長戟和高車這樣的工具來解決問題。這種無奈的心情,既是對于個人能力的無力感,也可以理解為對于社會困境的無奈。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描繪道路的破損和自身的無力,傳達了一種對于困境的認知和無奈。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展示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
“但使僅堪行便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ū lù
修路
yǔ yín dào huài kùn ní tú, mù shí fēn rán lài lǐ lǘ.
雨霪道壞困泥涂,木石紛然賴里閭。
dàn shǐ jǐn kān xíng biàn zú, wǒ wú cháng jǐ yǔ gāo chē.
但使僅堪行便足,我無長戟與高車。
“但使僅堪行便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