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怎么讀 僅的意思

漢字 | 僅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ㄣˇ|ㄐㄧㄣˋ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4 部外:2 |
異體字 | 付 僅 奴 廑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僅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4EC5 |
其它編碼 | 五筆:wcy 倉頡:oe 鄭碼:nxs 四角:27240 |
筆順編碼 | 3254 |
筆順筆畫 | ノ丨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撇/橫鉤 捺 |
僅字的意思
1.僅僅:不僅如此。絕無僅有。買完這些書,身上僅剩下五元錢。
2.姓。
[jìn]將近:士卒僅萬人。
僅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僅
(僅)
jǐn ㄐㄧㄣˇ
◎ 不過,才:不僅如此。絕無僅有。僅只(僅僅)。
其它字義
● 僅
(僅)
jìn ㄐㄧㄣˋ
◎ 將近,幾乎:士卒僅萬人。
英語 only, merely, solely, just
德語 lediglich, blo?, nur, erst
法語 seulement,ne ... que,à peine
僅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僅
僅、廑 jǐn
〈副〉
(1) (形聲。從人,堇( qín)聲。本義:僅能,只能) 同本義 [only;merely;barely]
僅,才能也。——《說文》
僅逮是月也。——《公羊傳·僖公十六年》
僅然后得兔。
余一人僅亦守府。——《國語·周語》
僅以救亡者。——《戰國策·秦策》
僅得免死。——《戰國策·齊策四》
僅容旋馬。(僅僅能夠讓一匹馬轉過身。)——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室僅方丈。——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僅循資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又如:絕無僅有;僅有二元;僅見他三次;不僅聽見它,也看見了它;他僅十歲
(3) 另見 jìn
基本詞義
◎ 僅
僅 jìn
〈副〉
(1) 將近 [nearly;close to]。如:山城僅百層;士卒僅千人
(2) 另見 jǐn
僅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僅【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4畫,部外筆畫:2畫
《六書故》同付。《正譌》又,手也。從手持物以對人曰僅。
又《集韻》與帑同。(僅)《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覲。《說文》纔能也。
又少也,餘也。通作堇廑。亦作?。《禮·射義》蓋?有存者。
又劣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僅【卷八】【人部】
材能也。從人堇聲。渠吝切
說文解字注
(僅)材能也。材今俗用之纔字也。三蒼及漢書作纔。鄭注禮記周禮、賈逵注國語、東觀漢記及諸史並作裁。許書水部、雨部、?部作財。此作材。材能言僅能也。公羊傳僖十六年曰。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何注。在月之幾盡。故曰劣及是月。定八年曰。公斂處父帥師而至。慬然後得免。慬葢僅之譌字。射義。葢?有存者。言存者甚少。?卽僅字。廣部廑下曰。少劣之居也。與僅義略同。唐人文字僅多訓庶幾之幾。如杜詩。山城僅百層。韓文。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又家累僅三十口。桺文。自古賢人才士被謗議不能自明者。僅以百數。元微之文。封章諫草。?委箱笥。僅逾百軸。此等皆李涪所謂以僅爲近遠者。於多見少。於僅之本義未隔也。今人文字皆訓僅爲但。從人。堇聲。渠吝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