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事寧非得道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謝事寧非得道因”全詩
浮名本是挻災物,謝事寧非得道因?出岫每招云結伴,巢松仍與鶴為鄰。
劍南舊隱雖乖隔,依舊柴門月色新。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月夕幽居有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夕幽居有感》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岳名山采藥身,
可憐騎馬踏京塵。
浮名本是挻災物,
謝事寧非得道因?
出岫每招云結伴,
巢松仍與鶴為鄰。
劍南舊隱雖乖隔,
依舊柴門月色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自己幽居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曾經在五岳名山采藥,現在卻只能騎馬在塵土飛揚的京城中行走,感到十分可憐。他認為名利只是帶來災難的東西,而感激之事并非一定要追求道德的原因。他每次出門都會有云朵相伴,而家中的松樹仍然與鶴為鄰。盡管他隱居在劍南,與外界有所隔離,但他的柴門依然透著新月的光輝。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為主題,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名利和隱居生活的思考。詩中的五岳名山和京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幽居的孤獨和無奈。他認為浮名只會帶來災難,而感激之事并非一定要追求道德的原因,這種思想頗具獨立性和超脫塵世的意味。作者通過描繪云朵和松樹與鶴的相伴,表達了他與自然的親近和依賴,以及他對隱居生活的堅守和對自由的追求。盡管作者隱居在劍南,與外界有所隔離,但他的柴門依然透著新月的光輝,這種意象傳達了作者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謝事寧非得道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xī yōu jū yǒu gǎn
月夕幽居有感
wǔ yuè míng shān cǎi yào shēn, kě lián qí mǎ tà jīng chén.
五岳名山采藥身,可憐騎馬踏京塵。
fú míng běn shì shān zāi wù, xiè shì níng fēi děi dào yīn? chū xiù měi zhāo yún jié bàn, cháo sōng réng yǔ hè wèi lín.
浮名本是挻災物,謝事寧非得道因?出岫每招云結伴,巢松仍與鶴為鄰。
jiàn nán jiù yǐn suī guāi gé, yī jiù zhài mén yuè sè xīn.
劍南舊隱雖乖隔,依舊柴門月色新。
“謝事寧非得道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